金黄的稻谷、饱满的小麦、颗粒滚圆的玉米,堆成了小山。
成群的鸡鸭在特定的区域里欢快地觅食,猪圈里的肥猪哼哼唧唧。
诛皎没有耽搁,意念集中,开始操控。
数以千斤计的稻谷和小麦,被均匀地分装进一个个厚实的麻袋中——这些麻袋是他在公社仓库里“顺”出来的,最普通常见的那种。
接着,他又将一批土豆、红薯等耐储存的块茎作物装入箩筐。
完成分装后,他退出空间。
回到阴冷潮湿的砖窑内,诛皎再次动用意念。
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一筐筐沾着泥土气息的土豆红薯,凭空出现,整齐地码放在窑洞深处干燥的地方。
他仔细地用准备好的油布覆盖好,外面又撒上一些灰尘和枯草,做得尽可能隐蔽。
做完这一切,他额角微微见汗,但眼神明亮。
这只是第一个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诛皎利用夜晚和工作的间隙,如法炮制。
一个个废弃的砖窑,一个个隐秘的防空洞,甚至一些天然形成的干燥山洞,都成了他秘密的储粮基地。
他极其谨慎,每次存放的粮食数量都不多,避免留下明显的运输痕迹。
存放地点也分散在各处,即使偶然被发现一处,损失也不至于太大。
同时,他通过赵振华,在加工厂的仓库里,也逐步积累起了一批“账外粮”。
这些粮食混在正常的原料和成品中,更加难以察觉。
陈兰兰隐约察觉到丈夫近来的忙碌和凝重,但她从不多问,只是默默地将家里打理得更好,确保诛皎回到家时,有一口热饭,有一盏温暖的灯。
偶尔,诛皎会在夜深人静时,对她透露一丝半缕。
“兰兰,往后几年,光景可能不太好过。咱们得提前有点准备。”
陈兰兰握紧他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嗯,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家里你放心。”
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诛皎的心更加安定。
除了粮食,他还利用空间,储备了一些常用的药材种子和成品,以及一些紧要的工业品,如盐、糖、火柴等。
这些东西在困难时期,同样是硬通货。
时间在紧张的暗中筹备中悄然流逝。
公社表面上的工作,诛皎也丝毫没有放松。
他推广优化后的粮种(自然是来自空间),指导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督促社办工厂的生产。
第一生产大队在他的直接管理下,冬小麦长势良好,远超其他大队。
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空间,也掩盖了他在暗处的动作。
当第一场冬雪悄然覆盖百家镇的山川田野时,诛皎站在公社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心中稍安。
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隐秘的粮仓如同星星之火,散布在公社的角落。
里面储备的粮食,或许不足以让所有人丰衣足食,但至少,在最困难的时刻,能成为救命的稻草,能让他守护的人,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这是一场孤独而危险的博弈。
但他别无选择。
储备粮食,就是储备生命,储备未来。
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潜在饥荒较量的暗战,他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