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向前迈了一步,走进了教室。
紧接着,她对着监考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师,对不起,我来晚了。”
它首先是对监考老师说的,为自己违反了考场纪律而道歉。
它也是对自己说的,为自己过去一个月的逃避和软弱画上句号。
它更是对整个14班说的,为自己曾经的格格不入和缺席了共同的战斗而表达歉意。
监考老师显然也没料到会是这么一个开场,他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态度诚恳的学生,脸上的严肃表情也缓和了些许。他挥了挥手:“行了,别影响其他同学,快去找你的座位坐下。”
“谢谢老师。”
苏晓蔓直起身,再次欠了欠身,然后才转过身,面向那片她既熟悉又陌生的“战场”。
全考场的同学们都看向了她。
她能感受到这些目光中蕴含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好奇,有鼓励,甚至可能还有一丝丝的怜悯。
但唯独没有她最害怕的东西——嘲笑和鄙夷。
这让她紧绷的心悄然松懈了一分。
从教室门口到她座位的距离,不过短短几米。但在苏晓蔓的感觉里,这几米路,漫长得仿佛一个世纪。
她迈开脚步,尽量让自己的步伐显得平稳,不至于踉跄。
她走过张伟的身边,那个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家伙,此刻竟然正儿八经地低头看卷子,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给了她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
她走过周玲玲的身边,那个温柔的女孩抬起头,对她露出了一个比阳光还温暖的微笑,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两个字:“加油。”
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有人窃窃私语。
整个过程安静得有些诡异。
但正是这种安静,给予了苏晓蔓最大的尊重和力量。他们没有把她的回归当成一出需要围观的大戏,而是将其视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日常——一个掉队的战友回家了。
终于,她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
她拉开椅子坐下。
她回来了。
她终于,回到了属于她的战场。
“叮铃铃——”
正式开考的铃声在这一刻恰到好处地响起,似乎也在为她的回归欢迎。
“考试开始!”监考老师一声令下。
教室里,瞬间只剩下了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苏晓蔓拿起桌上的笔,在她的手里却感觉有千斤重。她看着眼前那份密密麻麻的试卷,许多题目在她眼中都显得那么陌生。
她知道,这将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场考试。
她也知道,她可能会输得一败涂地。
但她不再害怕了。
因为她抬起头,就能看到前排同学奋笔疾书的背影;她侧过头,就能感受到旁边同学专注的呼吸。
她不是一个人。
她深吸一口气,在试卷的姓名栏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苏、晓、蔓。
然后,她看向了第一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