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兰兰就像是同一棵树上结出的两颗果子,虽然生长在不同的枝头,却品尝着同样苦涩的滋味。
“我们兰兰……读书最用功了。”仿佛是为了证明什么,老奶奶颤巍巍地伸出手,指向床头的枕下,“那……那里……”
兰兰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从枕头下摸出一个用已经洗得有些褪色的布包裹着的东西。那块红布被叠得方方正正,显然是主人珍而重之的宝贝。
兰兰将红布包捧到赵敏和陈静面前一层一层地打开。
里面没有金银,也没有珠宝。
只有一叠边角已经微微卷起的奖状。
“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作文竞赛一等奖”……
一张张鲜红的奖状在昏暗的土屋里仿佛会发光。它们是这个贫瘠的家里最耀眼的装饰品。
“俺们兰兰的。”老奶奶的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抑制的骄傲,“学校的张校长说,她是咱们这座山里……最有希望飞出去的金凤凰。”
陈静看着那些奖状,又看了看旁边那个始终低着头攥着衣角,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兰兰,眼眶一热,泪水再也忍不住地滑落下来。
她终于明白,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女孩,在如此令人绝望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是爱,是责任,更是那份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对知识的渴望。
这渴望是如此的纯粹,如此的炙热,足以刺穿所有的贫穷与苦难,照亮前行的道路。
赵敏伸出手,指尖轻轻地拂过一张奖状上“赵兰兰”那三个娟秀的名字。她的动作很轻,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件易碎的艺术品。
她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了兰兰身上。
这一次,她看到的不再是另一个悲惨的自己。
她看到的是一棵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中拼尽全力向阳而生的野草。
她看到的,是一只背负着重重的壳,却依然执拗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的小小蜗牛。
在这一刻,赵敏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冲动。她想为这个女孩做点什么,必须做点什么。
这不仅仅是同情,更是一种源于相似命运的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