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家长会通过(1 / 2)

紧接着,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

一张张照片无声地切换着。

有孩子们爬过简陋的独木桥去上学的背影;

有他们在满是泥泞的操场上升起一面褪色国旗的场景;

有他们中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锅看不清菜色的午饭,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还有一张,是一个头发花白、背脊佝偻的老教师正戴着老花镜,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批改着一摞摞卷了角的作业本。

没有一句解说,没有一行文字。

但这些沉默的照片却冲击场每一个家长的内心。那视觉带来的冲击力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说服力。他们仿佛能闻到照片里泥土的腥味,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能感受到那份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的蓬勃生命力。

张桂兰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圈微微泛红。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虽然家里也穷,但至少还有一间能遮风挡雨的瓦房,有一张能安稳睡觉的床。

就连一直保持着高傲姿态的李芬,此刻也沉默了。她那双习惯了看各种奢侈品的眼睛在看到那个小女孩手里攥着的铅笔头时,也不由自主地眨了眨。

杨明宇等到最后一张照片放完才重新打开了会议室的灯光。

“各位家长,”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多了一丝沙哑,“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晨曦’希望小学。这些照片是我上个月利用周末,自己一个人提前去那边踩点时拍的。”

“大家刚才提到的所有问题我都考虑过,并且已经做了详细的预案。”

他一边说,一边切换着ppt。

“关于安全问题。我会聘请当地最有经验的向导带路,并且为每一个孩子购买最高额度的意外保险。我将与孩子们全程同吃同住,24小时保证他们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我杨明宇,以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名誉担保,我会把五十三个孩子一根头发都不少地安全带回来。”

“关于卫生问题。我已经自费采购了一批净水设备和常用药品,并且联系了镇上的卫生所做好了应急预案。伙食方面,我会亲自监督,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基本的营养。苦,是肯定要吃的,但绝不会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苦。”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习时间的问题。”杨明宇推了推眼镜,“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一个问题:我们含辛茹苦地培养孩子,让他们考高分,上名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家长们愣住了。

“是为了让他们找一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过上更体面的生活?”杨明宇自问自答,“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如果,我们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对世界缺乏同情、对苦难麻木不仁的人……那就算他考上了清华北大,成了亿万富翁,他的人生真的算是成功的吗?”

他的话问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

“我们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杨明宇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沉重,“他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习惯了触手可及的便利,习惯了理所当然的拥有。他们不知道,就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地方,还有一群孩子,把‘能吃饱饭’、‘有书读’当作自己最大的梦想。”

“这次支教,丢掉的可能是一个星期刷题的时间。但他们得到的将是一次世界观的重塑。他们会明白,幸福不是必然的;他们会学会,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会懂得,分享比索取更快乐;他们会看到,在追求个人成功之外,人生还有一种更广阔的价值,叫做‘担当’。”

他看向台下,目光扫过每一位陷入沉思的家长。

“各位家长,我们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很容易。但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温度、有担当、有同理心的人很难。这次支教,就是一次让他们成人的最好机会。这是一堂在任何补习班里都学不到的人生大课。这堂课的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远远超过他们多做的任何一套模拟试卷。”

杨明宇结束了讲话。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之前那些激烈的反对声、质疑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沉默。

家长们都在思考,在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