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寂静吓到了。她刚刚说完自己那个“以事件为主线”的大胆构想,心脏就狂跳起来,手心里也出了汗。她感觉自己的脸颊滚烫。
完了,是不是自己太多嘴了?还是说自己出的是一个蠢主意?
林天是班里的“大脑”,这种定方向的事情一向是他先开口,自己怎么就抢在了他前面?而且这个想法会不会太幼稚了?杨老师会不会觉得自己在班门弄斧?
就在她脑子里已经上演了一出鲁莽发言后的社死大戏,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的时候,一声清脆的掌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啪!”
杨明宇他毫不吝啬地鼓起了掌。
“精彩!陈静同学,我必须说你的这个想法非常精彩!”
杨明宇的这句肯定驱散了陈静心中的所有不安。
“啊?”旁边的张伟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挠了挠自己板寸的后脑勺,一脸懵懂地看看陈静,又看看杨明宇,憨憨地问,“老师,很厉害吗?我……我没太听懂,什么叫‘事件线’啊?”
林天那双眼睛里此刻却闪烁着“棋逢对手”的兴奋光芒。他一改往日的懒散,主动开口解释道:“笨蛋,意思就是,我们之前想的是给每个人写人物传记,你一篇我一篇。但陈静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写一部编年史,把我们班从开学到现在发生的大事,比如月考、运动会、公开课,当成一个个独立的章节。在每个章节里再把我们这些人的故事穿插进去。”
他顿了顿,摸着下巴继续说道:“这样做的好处是故事的主角从我们某一个人变成了14班这个集体。故事的结构更清晰了,读者的代入感也会更强了。高,实在是高!”
林天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许,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一直靠在墙边仿佛置身事外的赵敏也缓缓地抬起了眼皮。眼睛里流露出对陈静的刮目相看。她没想到,这个平时连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女孩,脑子里居然藏着如此清晰和宏大的架构。
杨明宇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团队的化学反应正在朝着他最希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