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这词儿新鲜!咱们的机器,只要能咣咣咣地出零件就行,要那么多数据干嘛?又不能当饭吃!”
“还个性化需求,笑死我了!李总,下次是不是有客户要个粉红色的轴承,你也得给他做一个啊?”
“卡脖子?德国人的技术你还不信?我看小少爷是美国大片看多了吧!”高管们你一言我一语,把王昊的报告当成了一个绝佳的段子,会议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他感觉自己这两天的烦躁,都在这阵阵的嘲笑声中烟消云散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吧,不是我一个人觉得荒唐,所有懂行的人,都觉得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却有一个“孤岛”。坐在会议桌最末端,一个头发花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的老人,从始至终,没有笑过一声。他就是华通实业的技术总工程师,钱广全,人称“钱总工”。
钱总工是公司的技术元老,也是王建国最敬重和信任的人。当年王建国还是个小作坊主的时候,就是钱总工帮他捣鼓出了第一台土制冲压机。他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跟机器和图纸打交道,性格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在公司里像个隐形人。但所有人都知道,华通的每一颗螺丝钉能拧多紧,都离不开这位老爷子。
此刻,钱总工低着头眉头紧锁,手里那支转了十几年的英雄钢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来划去。起初,他也觉得是小孩子胡闹。可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就变了。当王建国念到报告中引用的一段关于“金属疲劳的非线性数据模型预测”时,钱总工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这个概念,他只在几年前一本国外的顶尖行业期刊上,看到过类似的提法,当时只觉得太过前沿,离现实太远。没想到,一个高中生,居然把它写进了报告里?
当王建国带着嘲讽的语气,念出王昊对“3d打印技术”(虽然王昊自己也搞不懂,只是照着翻译过来的)的描述——“一种通过材料逐层叠加,直接从数字模型构建物体的革命性制造方式”时,钱总工的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想起了什么!就在上个月,德国方面发来的技术资料里,有一份附加的需要额外付费选装的升级包,里面就提到了一个叫“数据接口模块”的东西。
当时德方工程师介绍说,这是他们最新研发的,可以实时监控机器的运行参数,但价格昂贵,而且技术尚不成熟。王建国和钱总工商量后,觉得这纯粹是德国人想多赚钱的噱头,华而不实,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现在想来,那个“数据接口模块”,不就是报告里说的“数据采集”吗?还有,上次去德国考察,在另一家更高端的实验室里,他们确实看到过一种奇怪的机器,像喷墨打印机一样,喷出的不是墨水,而是融化的金属粉末,慢慢地“打印”出了一个结构异常复杂的零件。当时他们都觉得那是实验室里的玩具,根本无法量产。难道……那玩意儿,就是所谓的“3d打印”?
一个又一个被他们忽略的细节,此刻被王昊这份“幼稚”的报告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条让钱总工感到脊背发凉的逻辑链。会议室里的笑声还在继续。王建国已经念到了报告的结尾,他合上文件夹总结道:“好了,笑话讲完了。事实证明,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终究是纸上谈兵,异想天开。咱们华通,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引进德国生产线的事就这么定了,财务部,尽快把定金打过去。”“好!”“董事长英明!”……附和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和谐。“董事长,我……我有点不同的看法。”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了那个角落里沉默了一整场会议的钱总工。王建国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他看着自己最信任的老伙计,眼神里充满了不解。钱广全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他只是死死地盯着王建国桌上的那份报告,用凝重语气说道:“董事长,这份报告……能不能,让我再仔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