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宇那句“彩排的全部意义”,像一句神奇的咒语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多媒体教室里的沉重阴云。学生们抬起头看着老师脸上那真诚的不带一丝嘲讽的微笑,心中的沮丧和自我怀疑渐渐的消失。
“都别站着了,坐吧。”杨明宇随意地在舞台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我们来开个‘战地复盘会’。”
学生们迟疑地围坐过来形成一个半圆形,将杨明宇和他的那个写满了红字的笔记本围在了中心。角落里陈静的啜泣声也停了,在赵敏和张玲玲的陪伴下,她也挪了过来,虽然依旧低着头,但耳朵却竖得尖尖的。
“首先,我要表扬李磊。”杨明宇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班长李磊愣了一下,脸瞬间就红了:“老师……我……我今天把设备搞得一团糟……”
“不。”杨明宇摇了摇头,翻开了他的笔记本,“我记录的时间,从投影仪出现故障,到你最终把它调试好,用时1分13秒。从话筒啸叫,到你和王昊配合解决,用时不超过5秒。你在出现突发状况时没有慌乱,而是立刻寻找解决方案。这说明你具备了作为一名‘后台技术总监’最宝贵的素质——冷静。”
他合上本子,看向所有人:“一场完美的演出,需要的不仅仅是台前演员的光鲜,更需要幕后英雄的稳定。李磊,你今天做得很好。我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写成一份应急预案(pnb),比如,视频文件至少准备两个备份,话筒的最佳站位要提前在舞台上用胶带做标记。”
李磊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被认可后的坚定。他拿出自己的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技术总监”。
“接下来,我们说说张伟。”杨明宇的目光转向那个还在懊恼中的体育生。
张伟的头埋得更低了,瓮声瓮气地说:“老师,我给您丢人了。”
“忘词,是每个第一次登台的人都会犯的错,这不丢人。”杨明宇的语气很温和,“丢人的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所以,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你为什么忘词’,而是‘我们该如何让你想忘词都忘不了’。”
他看向“沙场兵魂”组的编剧马飞:“马飞,你们的剧本是不是可以改一种形式?不要让张伟去死记硬背那些长篇大论的台词。我们可以把核心的诗句,做成一张张巨大的像‘提词卡’一样的ppt,在他表演到相应环节时由孙鹏在后台精准地切换出来。这样一来ppt既是观众看的内容也是张伟的‘安全网’。”
“对啊!”马飞一拍大腿,“我还可以把关键字用红色加粗,这样伟哥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不止。”杨明宇继续补充道,他的思维如同精密的仪器不断地优化着每一个细节,“张伟,你最熟悉的是什么?”
“篮球……”张伟下意识地回答。
“没错!是肌肉记忆!”杨明宇的声音陡然提高,“从今天起,你们小组的排练,要加入体能训练!你要一边做着俯卧撑,一边把你的台词吼出来!你要在最疲惫大脑最缺氧的时候,都能把‘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像喊‘抢篮板’一样从你的潜意识里吼出来!这,就叫‘刻意练习’!”
张伟的眼睛瞬间亮了。用训练肌肉的方式去训练记忆?这个方法,他简直太熟悉太有心得了!他仿佛看到了一条能让他克服舞台恐惧的最适合他的道路。
最后,杨明宇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头到尾都躲在人群后面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