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昊的转变(2 / 2)

这个评价让杨明宇都有些意外。

“这小子,从小被他妈和我的这些下属捧得不知天高地厚,我早就想收拾他,可要么没时间,要么下不了手。”王建国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也带着一丝如释重负,“这件事,我如果知道了,或许会用钱、用关系,帮他把面子找回来。但那只是害了他。您让他自己输,自己面对,自己去擦那张桌子……这是我这个当爹的,都做不到的事。杨老师,谢谢您。”

这句“谢谢”,分量极重。

“王董言重了。我只是做了身为班主任该做的事。”杨明宇淡然道,“王昊的本质不坏,他只是需要一块坚实的地面,让他能双脚站稳。而不是永远飘在用金钱堆砌的云端。”

“地基……说得好!地基!”王建国似乎被这个词触动了,“那家教的事,您看……?”

“要请。而且要尽快。”杨明宇语气笃定,“但请家教,不是为了让他马上提高多少分数,而是要为他重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我建议您不要找那些只会刷题、讲难题的金牌名师。”

“哦?”王建国来了兴趣,“那您觉得,该找什么样的?”

“找一个,有耐心、有方法、风趣幽默、能把最基础的初中知识,讲得像故事一样生动的老师。”杨明宇给出了精准的画像,“王昊现在需要的,不是万丈高楼,而是从第一块砖开始,重建他的知识地基。这个过程,必须是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当他能从解出一道最简单的方程中获得快乐时,他的内驱力才算真正被点燃了。”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王建国在飞快地消化着杨明宇这番话。这些理论他从未听过,却又觉得直指核心比任何教育专家的长篇大论都更深刻。

“我明白了。”王建国沉声道,“杨老师,大恩不言谢。您放心,这件事我亲自去办,一定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以后犬子在学校,全凭您管教,我们家绝无二话。另外……”

他话锋一转:“上次您提点的万华集团的事,让我避免了极大的损失。我王建国不是个小气的人。我个人想为咱们14班捐赠一笔教学基金,您看……五十万,够不够?”

杨明宇笑了。他知道,王建国这样的人,最擅长的就是将人情,转化为更稳固的利益捆绑。

“王董,您的心意我领了。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杨明宇婉拒了,“学校刚给了我们一笔试点基金,目前够用。钱太多对孩子们来说未必是好事。等我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我再向您开口,如何?”

拒绝一笔唾手可得的巨款比接受它更能赢得王建国这种人的尊重。

果然,王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好!好一个杨老师!行,我听您的!那我王建国就欠您两个人情,随时等您兑现!”

挂断电话,杨明宇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王昊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经此一役,算是彻底走上了正轨。更重要的是,通过王昊,他与王建国这位未来的商界巨鳄,建立起了一条稳固的关系。这在未来,将成为他一张重要的底牌。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班会。

杨明宇拿着一叠小测验的成绩分析报告,走上了讲台。

教室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等待着“审判”。

“前哨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明宇环视全班,目光在每个小组的脸上停留片刻,“有的小组欢欣鼓舞,有的小组垂头丧气。我想先问问pK的胜利者,张伟小组你们凭什么赢?”

被点名的张伟猛地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有些不知所措。他身后的一个体育生替他回答道:“报告老师!我们……我们就是听您的话,每天背单词,做基础题,一题一题啃下来的!”

“说得好。一个字,‘啃’!”杨明宇赞许地点点头,目光转向另一边,“那我再问问失败者,比如,王昊小组,你们又为什么会输?”

王昊小组的成员们都低下了头,不敢作声。

王昊沉默了片刻,却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站了起来。他没有看杨明宇,而是看向自己的组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对不起,是我的错。”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是我太自大,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拖了全组的后腿。我向大家保证,从今天起,我会把欠下的一点一点补回来。期末考试我们小组绝不会再是倒数!”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全班都震惊了。那个不可一世的王昊,竟然会当众认错,还许下这样的承诺!

杨明宇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场失败,如果能换来一个人的觉醒和一个团队的凝聚,那它就比任何胜利都更有价值。

“很好。知耻而后勇,善莫大焉。”杨明宇没有多加夸赞,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期末考试,“这次小测验,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仗,是期末的全市统考。而据我所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这次统考的难度,会非常非常大。”

与此同时,高一(1)班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班主任刘峰正拿着一份内部资料,对几个尖子班的老师进行着一次小范围的“通气会”。

“各位,内部消息,绝对可靠。”刘峰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掌控一切的笑容,“这次期末统考,是市教育局为了摸底尖子生水平,特意请了省里重点高中的老师参与命题。难度系数直接对标高二水平!”

“什么?!”一位年轻老师惊呼出声,“那普通学生不是要全军覆没?”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刘峰冷笑一声,“就是要用绝对的难度,来区分出天才和庸才,区分出谁是真才实学,谁是投机取巧!”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瞟向了14班教室的方向。

期中考试的惨败,是他职业生涯的奇耻大辱。他反思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杨明宇一定是靠着某种手段提前押中了题型,让14班那群学渣进行了针对性的死记硬背,才创造了奇迹。

这一次,他要用一场信息不对称的战争,进行一场降维打击。

“我已经从特殊渠道,搞到了一批这次出题组老师以前出过的竞赛题和拔高题。”刘峰将一叠厚厚的卷子拍在桌上,像一位分发武器的将军,“从今天起,我们几个班,全面转入高难度训练。暂时放弃基础复习,主攻这些拔高题和超纲题!”

“这……这样会不会太冒险?”有老师担忧道,“万一学生们基础没掌握牢,难题又做不出,岂不是两头空?”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刘峰一挥手,语气不容置疑,“我们要的不是及格,是高分,是碾压!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教学方法,都是纸老虎!我要让那个14班在这次统考中彻底被打回原形!”

他的眼神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仿佛已经看到成绩公布后杨明宇和他的14班在那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面前是如何的溃不成军。

这张超高难度的试卷,就是他为杨明宇准备的必杀的“王牌”!

他完全不知道,他引以为傲的“内部消息”,杨明宇早已了然于心。他更不知道,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在杨明宇前世的记忆剧本里,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场围绕着信息差和教学理念的终极对决,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身处风暴中心的14班学生们,还沉浸在王昊带来的震撼之中,浑然不觉一场更大的考验,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