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保密。”杨明宇故意卖了个关子,“不过,既然你这么感兴趣……”
他拿起笔记本,并没有直接递给林天,而是从中抽出了一张纸。那是一张活页纸,是陈静整理关于“数列求和”的专题总结。他将这张纸递给林天。
“这张,算是给你的‘挑战书’。”杨明宇的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你不是觉得自己的解法很巧妙吗?看看这份总结,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看完后,记得还给我,这可是‘孤本’。”
挑战书?孤本?
林天被杨明宇这番故弄玄虚的话搞得心痒难耐。他接过那张纸,如获至宝。
纸张入手,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作业本略带光滑的质感。上面的字迹依旧工整秀气,各种求和方法,如“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被分门别类归纳得清清楚楚。
每一类方法的的版块,用红笔标注。
林天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就感觉自己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因为“易错点警示”里提到的好几个细节,都是他平时解题时凭着“题感”侥幸避过的,有时也会疏忽大意犯这些错误。
他拿着这张纸,像是拿着武林高手遗落的绝世秘籍,连跟杨老师道别都忘了,转身就冲出了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想找个地方好好研究一番。
杨明宇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露出了一个计划得逞的笑容。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计划就会从林天这里开始了。
接下来的两天,林天变了。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在班里炫耀自己又解出了什么难题。他变得沉默了许多,一有空就拿出那张被他用书皮小心包好的活页纸,反复地琢磨,研究。
他的同桌陈静,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她看到林天会对着那张纸,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甚至还会在自己的本子上模仿着那上面的格式,尝试去梳理其他的知识点。
陈静的心里,泛起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当然认得出来那张纸上的字迹是她自己的。
她不知道这张纸是怎么到林天手上的,但看到班里最聪明、最高傲的“天哥”,正如此珍视地研究着自己的作品,一种羞涩的自豪感,在她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
周五下午,数学课。
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关于数列求和的变态难题,全班都陷入了苦思。
“有谁有思路吗?”老师习惯性地看向林天。
所有人都以为林天会像往常一样,站起来给出一个惊艳的解法。
然而,林天站起来后却沉默了片刻。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同桌。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询问,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敬意。
然后,他才转回头,对着老师说道:“李老师,这道题,应该用‘分组求和法’和‘裂项相消法’结合来解。分组的标准,是按照奇数项和偶数项来分……”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步都踩在了最关键的点上。
老师惊喜地连连点头,而全班同学,则再次为林天的强大而发出赞叹。
只有林天自己知道,这个完美的解题思路,几乎就是他从那张活页纸上总结归纳出来的。
下课后,理科攻坚组的成员立刻围了上来。
“天哥,你太牛了!这思路怎么想到的?”
“是啊,分组求和我们知道,裂项相消我们也知道,但把它们这么结合起来用,简直绝了!”
面对组员们的吹捧,林天第一次没有露出得意的表情。他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默默收拾书包的陈静,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
“这个思路,不是我想到的。”
“啊?”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天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他不再理会目瞪口呆的组员们,而是快步走到杨明宇的办公室门口,堵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杨老师。
“杨老师!”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渴望,“那份‘秘籍’……还有吗?我想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