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死斗篇17(2 / 2)

李慕玄脸上的狂喜和激动尚未完全褪去,就被杨似雯低哑的叙述冻僵在了脸上。当听到徒弟回来的原因,并非幡然醒悟、重拾武道,而是为了接受那场注定赴死的“家族死斗”,为了死在杨锦天手上以求解脱时——

李慕玄胸膛剧烈起伏,所有的关切和心疼瞬间被一股无法遏制的暴怒与深深的绝望所取代!他猛地一把揪住杨似雯的衣领,几乎将他从地上提溜起来,另一只手扬起来,似乎想狠狠给他一耳光,但最终那巴掌却重重落在了旁边的石桌上!

“轰!”石桌一角应声碎裂!

“我教你的东西!!”李慕玄的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嘶吼,震得整个院子都在回响,“我教你逆生三重!教你行炁化劲!教你一身本事!就是让你最后像个懦夫一样跑去寻死的吗?!你这孽障!你这不成器的东西!!”

他双目赤红,死死瞪着眼前这个如同丢了魂般的徒弟,痛心疾首到了极点:“你以为你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就能换回你兄嫂的命吗?!放屁!你死了,那孩子怎么办?!杨锦天那孩子!他是你大哥唯一的血脉!你让他手上沾上亲叔父的血?!你让他这辈子都活在‘逼死叔父’的阴影里不得安生吗?!你这是要让他恨你一辈子!恨我一辈子!恨我们所有人一辈子啊!!”

李慕玄的怒吼声中,带着一种撕心裂肺的绝望。他太了解这种背负着至亲性命活下去的痛苦了!他自己就一辈子没能走出某种阴影,他绝不允许自己最看重、也最愧疚的徒弟,以及那个无辜的孩子,再陷入这种万劫不复的轮回!

他对杨锦天,怀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那孩子是徒弟兄长的遗孤,是徒弟痛苦的根源,却也是徒弟内心深处可能唯一的寄托。更重要的是,李慕玄始终认为,那孩子父母的悲剧,根源在于自己没能教好徒弟,才让杨似雯闯下大祸,导致那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他对杨锦天,有一份沉甸甸的、无法推卸的责任和愧疚。

如果杨似雯真的死在那场决斗中,那绝不是解脱,而是另一场更大悲剧的开始!杨锦天的一生都将被这个“弑亲”的阴影所笼罩,无论是否有理,那种无形的道德枷锁足以压垮任何人。

“师父……我……”杨似雯被师父的暴怒和话语震得浑身发抖,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混合着无尽的痛苦和羞愧,“我活着……每一天都是煎熬……我对不起大哥……对不起嫂子……我更没脸见那孩子……我除了这条命……我还能拿什么还……”

看着徒弟崩溃流泪的样子,李慕玄揪着他衣领的手缓缓松开了,暴怒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无可奈何的悲凉所取代。他何尝不理解徒弟的痛苦?那种日日夜夜被愧疚啃噬灵魂的感觉,那种觉得自己不配活下去的绝望……他太懂了!因为他自己某种意义上,也是这样的人格缺陷者,逃避过,别扭过,痛苦过。

正是因为他懂,所以他更不能让悲剧重演!

他重重地喘着粗气,老眼中也泛起了水光,他伸出手,不是打骂,而是用力地、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地按在杨似雯颤抖的肩膀上,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还?拿什么还?你的命不值钱!死了更是添乱!”

他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充满了对徒弟的疼惜、理解、愧疚,以及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

“罢了……罢了……你这孽障……师父我……欠你的……”李慕玄的声音低沉下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既然你一心求死……既然那孩子一定要一个了断……”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决斗的场景。

“那就让我这个当师父的……替你最后一次吧。”这句话他没有说出来是在心里面想。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瞬间成型——运用三一门的绝学逆生三重,不仅仅是疗伤恢复,更能极其精妙地控制肌肉筋骨乃至炁息流动,达到改换容貌、以假乱真的地步!他要易容成杨似雯的样子,代替他去参加那场死斗!

他要去面对杨锦天,去替徒弟承受那孩子的怒火和仇恨,去化解这段冤孽!哪怕被打个半死,哪怕身受重伤,也绝不能让徒弟去送死,更不能让那孩子背上弑亲的沉重枷锁!

这是他唯一能为自己这苦命的徒弟做的事情了。也是他,为自己当年教导“失败”,所能做出的最极致的弥补。

师徒二人,一个跪地痛哭,愧疚欲死;一个站立垂泪,决意代徒赴死。院落之中,悲凉与决绝的气氛交织弥漫。他们之间那深厚却注定充满悲剧色彩的师徒之情,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沉重,又如此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