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如同潮水般围拢过来,男女老少,纷纷朝着李成安躬身行礼,甚至有人就要跪下。
“草民拜见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
“......”
李成安见状,急忙上前一步,伸手虚扶,声音带着急切与诚恳:“诸位,快请起!万万不可!我李成安…受不起此礼!”
他看着眼前这些面容质朴,眼神真挚的百姓,想到这片土地曾经的血泪与牺牲,想到那些再也回不来的人,一股深沉的愧疚感涌上心头,声音不由得哽咽了一下,随即朗声道:
“该行礼的,是我李成安!是王府,对不起蜀州的百姓,让你们背井离乡,让蜀州千疮百孔!”
他环视着众人,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或苍老、或带着稚气的面孔,语气沉痛而真挚:
“当年父王来蜀州,欲为蜀州乃至大乾,打造一个安稳的屏障。当年我向你们承诺过,要护佑此地百姓安宁!”
“可结果呢?战火燃起,强敌来袭,我们未能尽全功!致使城池破碎,家园焚毁!让无数蜀州儿郎血染沙场,让无数家庭痛失亲人!让诸位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
他的声音在山风中传开,带着无尽的自责与悲怆:“这满目疮痍,这英烈祠中的万千牌位,皆是我李成安与王府之过!是我…辜负了蜀州百姓的信任与托付!我…愧对你们!”
说到动情处,他对着周围的百姓,亦是深深一揖。
“世子殿下,您千万别这么说!”一个中年汉子激动地喊道,“若不是王爷和世子,我们蜀州哪能有过去十几年的太平日子?我们心里都清楚!”
“是啊,世子!”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抹着眼泪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那些当兵的娃,还有我那当家的…他们是因为护着咱们死了,但我不怪他,也不怪世子!”
这时,一个看起来颇为年轻的学子模样的青年,挤到前面,眼眶发红,却语气坚定地大声说道:“世子殿下,家父生前是蜀州一名军人,他战死在蜀州城外。他常对小子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护佑乡梓,乃男儿本分!他是心甘情愿的!蜀州的百姓,没有谁怨怼王府,怨怼朝廷!我们只恨那些来犯之敌!”
“对!我们只恨敌人!”
“......”
群情涌动,声音汇聚在一起,充满了理解,甚至是一种近乎固执的维护。
李成安看着这一张张真诚的面孔,听着这一句句质朴却重逾千斤的话语,只觉得喉头堵塞,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挺直脊梁,对着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多谢诸位不罪之恩!成安在此立誓,必竭尽所能,让蜀州重现繁华,让逝者得以安息,让生者能享太平!”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未知的中域:“而今,新的蜀州城正在崛起,望诸位同心协力,共建家园,让我大乾,更加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