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敬之抿了口茶,眼中带着笑意。
\"老师...这些...\"李成安声音发紧,\"学生从未将这些笔记给任何人看过...没想到..\"
\"为师知道。\"孟敬之放下茶碗,\"这些都是王妃给为师的。她说你这孩子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想让老夫帮着看看。\"
一旁的书童插话道:\"先生为了整理这些笔记,可是熬了不知多少个夜晚,去了好些地方!眼睛都熬红了...\"
\"多嘴!\"孟敬之瞪了书童一眼,却掩不住脸上的笑意。
“都是学生一些狂妄之言,让老师见笑了,还让老师如此费心批改,学生确实有些过意不去了。”李成安诚恳的说道。
这些想法他确实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算在整个大乾全面去实行这些,因为这根本行不通,封建时代严重的阶级划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享受这套制度福利的人很少,但偏偏是最有权利和势力的那一小搓人。
他就算身为皇室,也不想去得罪这部分人,不是不敢,是真没必要,他可以提高蜀州的生产力,让自己商业上占得先机,带动附近几州的商贾流动,让自己大肆敛财,是因为蜀州那边没什么大的世家,说白了就是穷乡僻壤,还有个王爷坐镇,世家觉得没必要去管。
后来到了京都,遭遇了刺杀后,他想报复世家,也没有想过一股脑的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因为他知道,还不是时候。
秋风拂过茶棚,卷起几片落叶。
\"现在明白为何老夫说你想得太急了?\"孟敬之指着那些笔记,\"你的想法很好,甚至可以说超越了这个时代。但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适的时机,更需要...\"
\"更需要一张白纸。\"李成安喃喃道。
孟敬之眼睛一亮,点了点头:\"你很聪明,比为师见过的任何年轻人都要聪明,看来你已经想通了这一点。\"他拍了拍匣子,\"这些天来,老夫把你所有的想法都整理了一遍,也都做了标注,若是将来你想用,可以当一个参考。\"
李成安郑重地将匣子合上,再次深深行礼:\"学生...多谢老师...只是学生怕是要让老师失望了,学生性子懒了些,若是做这些事,恐怕...\"
“无妨的,为师知道你还修着武道,如今陛下龙体康健,若是将来有了契机,你把这个盒子交给陛下也可以,也算能为天下百姓求一个出路,你觉得呢?为师一生游历,岁数也大了,不太喜朝堂的算计,到时候让你师叔他们多费费心吧。”
李成安才发现这位老师的身形比想象中还要挺拔,阳光透过老人的白发,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在这一刻,李成安忽然觉得,每个朝代不缺乏纯粹的读书人,娘亲给自己找的这位老师,比想象中要好上很多。
“学生明白,若大乾真到了那个时候,学生一定把这个盒子交给陛下。”
说完,李成安将匣子紧紧抱在怀中。
这时远处传来商队准备启程的号角声。
李成安将匣子交给一旁的冬雪吩咐她仔细收好,便起身向孟敬之深深一揖:\"老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天色不早,学生该启程了。\"
孟敬之微微颔首,从怀中掏出一份小册子交给了他:\"好了,初次见面,为师是个读书人,也没什么礼物送给你,这个你收好,将来有一天或许你用得上。\"
李成安直起身,接过册子,轻声问道:\"老师...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