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郡守府内,烛火摇曳。陆昶坐在主位,下首是高啸、王匠头等核心将领。经过昨日的振奋,众人脸上都带着久违的光彩,但眼中仍存着一丝困惑。
"府君,"高啸终于忍不住开口,"末将有一事不明。既然我们早有三月存粮,为何要等到军民濒临绝望之时才拿出来?若是早些..."
陆昶抬手止住了他的疑问,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诸位可知,为何兵书有云'兵以诈胜'?"
他站起身,在厅中缓缓踱步:"慕容垂用兵,最善攻心。他围城月余却不强攻,就是要让我们在绝望中自乱阵脚。若我们早早亮出底牌,他必会改变策略,或是强攻,或是设下更险恶的陷阱。"
王匠头若有所悟:"所以府君这是在...将计就计?"
"不错。"陆昶停在烛台前,跳动的火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人以晦谋,方能出奇制胜。我就是要让慕容垂以为我们已经山穷水尽,让他沉浸在即将取胜的错觉中。"
他转向众将,声音沉稳:"诸位可知道,为何我选择在昨夜公开陆公薯?"
高啸思索道:"因为军心将散?"
"这只是其一。"陆昶摇头,"更重要的是,我算准了慕容垂的反应。"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燕军大营的位置:"慕容垂用兵谨慎,见我们突然粮草充足,第一反应定是怀疑其中有诈。他会暂停攻势,重新评估局势。这一停,就给了我们喘息之机。"
"原来如此!"一位年轻将领恍然大悟,"府君这是打乱了他的节奏!"
陆昶颔首:"正是。用兵之道,贵在掌控节奏。慕容垂原本步步紧逼,让我们只能被动应对。如今我们突然亮出底牌,反倒让他陷入了被动。"
他环视众将,语气转重:"更重要的是人心。人心见疑于未知,趋服于安定。若是在围城之初就公开存粮,军民未必会如此珍惜,更不会体会到绝处逢生的振奋。"
高啸彻底明白了:"所以府君是故意让军民经历绝望,然后再给予希望。这样一来,士气反而会比始终粮草充足时更加高涨!"
"不错。"陆昶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经历过饥饿的人,才知道粮食的珍贵;经历过绝望的人,才懂得希望的重量。如今的郯城军民,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战。"
王匠头感慨道:"府君深谋远虑,老夫佩服。只是...慕容垂毕竟是一代名将,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陆昶微微一笑:"所以我们要趁他还没完全想明白之前,再给他添点乱。"
他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点:"慕容垂现在必定在重新部署。我们要让他猜不透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传令:"陆昶神色一正,"第一,从明日起,城头守军轮番休息,要让燕军看到我们士气饱满、从容不迫的样子。"
"第二,派出小股部队,夜间袭扰燕军各营。记住,袭扰为主,不必硬拼,就是要让他们不得安宁。"
"第三,"陆昶看向王匠头,"请匠头带人连夜赶制一批特制的孔明灯,要能飞得远、载得重。"
王匠头虽然不解,还是立即领命。
高啸忍不住问:"府君,这孔明灯是作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