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187章 商贾云集

第187章 商贾云集(1 / 2)

在领略了田野的生机后,王璎对东海郡的市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谢道韫虽未明言,但眼中亦流露出几分探究。于是,翌日上午,一行人便来到了郯城最为繁华的西市。

甫一踏入市集,喧嚣热浪便扑面而来。与建康秦淮河畔商铺林立的雅致不同,此地的热闹更带着一种粗粝而旺盛的生命力。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幡旗招展,售卖着布匹、盐铁、陶器、竹木器具等物。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沿街摆卖的各色摊贩,新鲜的果蔬、活蹦乱跳的鱼虾、新收的谷米、乃至香气四溢的熟食,琳琅满目。

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有挎着篮子的妇人精挑细选,有赶着牛车的农夫高声叫卖,有工匠当街展示手艺,也有孩童举着糖人在人群中穿梭嬉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忙于生计的专注,以及一份难得的安定与从容。

“好生热闹!”王璎眼睛发亮,她久居建康,何曾见过如此充满野性活力的市井景象?她饶有兴致地在一个售卖海贝风铃的摊前驻足,又对一旁妇人篮子里色彩鲜艳的“陆公薯”干啧啧称奇。

谢道韫的目光则更多流连于那些井然有序的店铺,以及市集入口处设立的公平秤和负责维持秩序、调解纠纷的市吏。她注意到,交易双方大多和颜悦色,少见强买强卖,市吏处理事务也颇为公正迅速。

“陆府君,”谢道韫轻声问道,“听闻东海郡新定商税之法,税率较他郡为低,且关卡厘金多有减免,不知商贾反响如何?”

陆昶闻言,心中再次赞叹她的敏锐,答道:“税轻则商聚,商聚则货通,货通则民富。今岁春至今,登记在册的行商坐贾,已增三成有余。郡府所失薄税,早已从市集繁荣、货流加快中弥补回来,且有盈余。”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正在卸货的大型车队,“那是来自江南的商队,运来丝绸瓷器,换走我们的海盐、薯干和特色手工艺品。”

王璎凑过来,拿起摊子上一只用海螺巧妙粘成的笔舔,爱不释手,闻言抬头:“怪不得这般热闹!陆使君,你这脑袋里怎么装了这么多生财的法子?”

陆昶微微一笑:“非是生财,是疏通脉络罢了。藏富于民,则民安,民安居乐业,则郡强。”

离开喧嚣的西市,众人又来到了城东的一处乡学蒙馆。尚未走近,便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一处由旧祠改建的院落,粉墙黛瓦,收拾得十分整洁。

透过敞开的窗扉,可见数十名年纪不一的蒙童正襟危坐,跟着台上的夫子诵读《急就篇》。这些孩童大多穿着干净的粗布衣服,面色红润,眼神明亮。他们的课本并非昂贵的卷轴,而是一种粗糙但厚实的纸张订成的册子,上面是工整的楷字。

更引人注目的是,学堂的墙壁上不仅挂着圣人画像,还张贴着绘有农具、桑蚕、乃至简单算术图形的挂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童声稚嫩,却带着一股认真劲儿。

王璎和谢道韫站在窗外,静静地听着。王璎难得地安静下来,看着那些与她建康族弟族妹年纪相仿,却出身迥异的孩童,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谢道韫则目光柔和,仿佛透过这朗朗书声,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夫子见到陆昶等人,连忙出来见礼。陆昶摆手示意他不必惊扰学生,只在窗外稍作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