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千禧缘之紧锣密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千禧缘之紧锣密鼓。(2 / 2)

最终这一方案获得通过,沈山河便紧锣密鼓的加紧落实。

婚房问题解决,婚车就不用了,就隔着一二里的街道,沈山河一口气就背过来了,省下的钱他准备全买了鞭炮,从家门口到镇政府家属楼门口一路两边铺过去,大街上用不了红毯他就炸出个满地红来。

至于宴席的事,自己村子里基本多少户就会来多少人,王家村那边大多也会到,街上的商户、邻居,乡政府各部门以及生意场上的朋友,然后是男女双方的亲戚等等略一估计得上三十桌。一应饭菜便按这个量准备,分两边。自家堂屋、屋门口预计安排六桌,座本家亲戚,周姐的饭馆包下来也安排六桌,招待女宾及重要客人。这边由周姐夫妇俩掌厨。另一边把加工厂藤出来安排二十桌,由小妮子父子俩掌厨。而新老两个厂的其余员工届时前后放假三天,大家都来帮忙。又由母亲去亲友间寻一福禄双全、儿孙满堂,夫妻和睦的长者主婚。

摄影还是用吴纯燕已说好了的记者朋友,与沈山河也有过几次接触。还有化妆师,也是吴纯燕帮忙张罗着。

另外他提前包下了镇上仅有的两家小旅馆结婚那天的所有房间。

另外瓜果喜糖要够,五元的红包二百个,用来应付闹婚的亲友,一元的红包五百个,沿街撒过去,咱就是这么豪横这么任性。

……

沈山河一样样梳理过去,力求没有遗漏,又征求了双方父母的意见。至于双方父母长辈需要做的事也由着她们安排。同辈的亲友要怎么闹腾则交给王建民和小芳两个。

小芳已怀了孩子,不过还不明显她依旧生龙活虎到处折腾,当知道沈山河又要开公司了自然是坚决追随,却也如沈山河所料有点畏手畏脚,不知该投多少,最后听了沈山河的建议投百分之五2.5万,还是王建民实在忍不住了插句:

“弄个整吧,也不差这三五干。”

这才出了三万,认了百分之六。这样算下来,瞿玲玲百分之二十三,吴纯燕百分之二十,沈山河手中还有百分之五十一,刚好过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吴纯燕自打与沈山河分手后,第二天就向台里提出了五年的停薪留职,他的前夫领导当即就坐不住了,质问她没了工资拿什么养孩子。被她轻蔑一句:

“待我养不活孩子时,你再来找我变更抚养权就是,而今你没权力管我。”

“我是领导,我不同意。”

她前夫吼道。

“同不同意我都不来了,停薪留职和开除处罚随你开。”

吴纯燕说完扬长而去,毫不留恋,啥也没带走。

一个星期后,吴纯燕带着儿子出现在沈山河面前,她去了一趟常德为公司注册作前期准备,顺便把沈山河与陶丽娜两人的婚纱礼服和婚纱照带了过来,然后专程给他们送过来了,因为只差二天就是五一沈山河结婚的日子,她也就不打算回去了,在这待三天,等参加完二人的婚礼再走。

吴纯燕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沈山河分明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丝落寞。

是啊,任谁,只能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别人成亲,再豁达的人心中也难免失落。但此时此刻的沈山河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强掩心中的愧疚,轻抚干儿子的头,把所有关心都表现在他身上。

带着吴纯燕母子俩逛了一下街,给干儿子买了不少乡下的新奇玩意,又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工厂,介绍了父母给她认识。

沈山河父母对吴纯燕是知道的,又见她远远的为儿子的事奔波,关键是还给他们带来个乖巧懂事的干孙子,坚持要在周姐的店里办了一桌请她。吴纯燕欣然答应,只是稍显遗憾的是陶丽娜一下班也赶了过来,得知此事干脆又把她老娘喊了过来,一群人凑到一起,因为有了“干儿子”,“干孙子”这个中间点,倒也其乐融融。

饭后,一群人便去江边漫步消食,带着“儿孙”去江边欣赏落日余晖,预先体验了一把儿孙满堂的感觉。好在轩轩也着实乖巧,让沈山河夫妻俩的爸妈把目光不约而同对向了他俩,显然她们见了“干”的还想要亲的。

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吴纯燕一直不提去旅馆开房的事,她想先听听沈山河的安排。沈山河也没想到让她去睡旅馆,这种小乡镇的旅馆,条件也就那样。他提出让吴纯燕母子俩去陶丽娜家睡,陶丽娜母女一间,吴纯燕母子一间,他自己则在小楼的办公室摆个床开个铺就行了,床和铺都是现成的,条件不比旅馆差。吴纯燕当即反对,提出要和沈山河对调,她们母子俩睡办公室,理由是哪有新郎官就要结婚了睡办公室的。其实她真正的目的不过是迷恋办公室里处处都是沈山河的痕迹与味道,那比什么高档酒店都来得让她舒服。

沈山河明白她心中所想,也不再坚持,而且他办公室的木地板都比小旅馆的床板更高档更干净更放心。被子也有新的,不过估计吴纯燕巴不得睡他睡过的旧被子。

很快一天过去了,到了五一的前一天,沈山河把两个厂的工人叫了过来,把预先设定好的大致套路和人马一股脑交给了督管去一个个安排,他则专心演绎自己的新郎官角色,不再分心其他。

在乡下红白喜事中,“督管”是整个活动的核心组织者和协调者,作用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统筹全局。结合主家的要求提前规划流程,比如喜事的接亲时间、宴席安排,或白事的祭奠环节、出殡路线等,确保每个环节按计划推进,避免混乱。

二是协调人员。乡下办事多靠邻帮忙,督管负责分配任务,比如谁负责买菜、谁管厨房、谁招呼客人等,让每个人各司其职。

三是处理突发情况。现场难免有意外,比如食材不够、天气变化等等,督管需要快速反应,协调解决,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还有对细节的把控。比如宴席的菜品数量、仪式的先后顺序,督管都会细致安排,让事主省心。所以他们既要熟悉活动流程,又要熟悉地方情况。第一时间能够知道需要什么,去哪里买,找什么人等。尤其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讲究,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禁忌。比如新娘子进门先迈左脚预示着什么,迈右脚预示什么?给新娘子铺被有什么说道等等。一般人最多也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简单说,督管就是红白喜事的“总调度”,靠经验和威望把各种事务理顺,让活动办得有条不紊。相当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在乡下,基本上每个村都会有这么一二个专门负责的督管。沈山河婚礼上请的督管就是这条街上的周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