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早就完成了招工,只有沈山河他们是最慢的,因为地们招的人多,想被他们招的人也多,不过也总算结束了,看看时间,陶书记应该就要到了,他派来的人也应该把现场情况给他做了实时汇报。村委会也把现场成果做了总结统计。
果然,踩着12点的时间点,陶书记坐着乡政府的公车到了。现场所有人都起身相迎。
与几位主要人物相互认识,寒暄之后,陶书记被请到台前做总结发言。
首先是对自己未能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做了解释,并向大家表达了歉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即提前派了人协助工作,现在又挤出时间亲自来做收尾工作,全程参与,不敢懈怠。好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所以接下来就是感谢相关的领导同志,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参与的各企业和各乡亲父老。
一番解释、客套之后,陶书记进行了正式的总结发言。
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企业代表们:
大家好!今天这场现场招工会,是咱们村发展进程里的关键节点,意义重大。看到这么多乡亲积极参与,还有众多企业热情响应,我深感欣慰,也看到了咱们镇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新希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咱们镇的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特色种植也在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乡亲通过农业生产增加了收入。在工业方面,虽然咱们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也在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兴办了一些小型加工厂,为咱们镇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这其中就有你们最熟悉的沈王记木业加工厂。同时,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更平坦了,水电供应更稳定了;乡村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也在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落实到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就是就业岗位不足,特别是适合咱们农村劳动力的岗位有限,导致很多乡亲不得不外出务工。本次招聘会便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尽可能多的吸收掉本地剩余劳动力。形成一个本地人在本地挣钱,本地挣了钱本地市场花,本地市场繁荣带动本地企业,本地企业消化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在本地挣钱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这对于我们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当下,正是国家改革政坚,乡镇企业转型的关键时刻,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还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设各类培训班,提高乡亲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将围绕农业产业,以及本地特色资源做文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要鼓励、引导一批有能力,有人品的优秀企业家发展壮大,帮助他们富裕起来,以他们为标杆、为榜样,以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点,我们的沈山河沈老板就做得很好,自己有能力,挣到钱了,不是拿去享受,而是想着回馈社会,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品质,我们要大力宣扬,大力推广,只有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富裕,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
乡亲们,企业老板们,今天的招聘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尝试,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抓住机遇,为我们镇的经济发展、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我们的家乡会越来越美!
谢谢大家!
就这样,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乡村招聘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随后,村委会设宴招待了所有领导还有参与招工的老板们。
酒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酒桌之上,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地方,三杯下去,众生平等,四海之内皆是兄弟。那管你男的女的,大官还是小民。但酒桌之上,也是最不能当真的地方,酒酣耳热时的豪言壮语,往往比清醒时的沉默更显真诚,却也更容易被遗忘。
村支书老李举杯时,眼眶泛红,说这是\"为乡亲们谋出路\";领导拍着他的肩,说\"乡村的发展靠的就是这样的好干部\";企业老板们更是慷慨激昂,承诺\"一定优先录用本地人,带动家乡发展\"。觥筹交错间,情谊似乎比契约更可靠,承诺比合同更庄重。
可酒醒后呢?
合同要白纸黑字才作数,政策要红头文件才算真。酒桌上的称兄道弟,不过是利益交换的润滑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谁也不会当真把酒话当誓言。那些被酒精烘托出的\"肺腑之言\",就像宴席上的残羹冷炙,天亮后就会被收拾干净,不留痕迹。
梁老板和夏老板如愿以偿的与陶书记搭上了话、喝上酒,甚至称兄道弟,但真正的关系怎么样,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酒桌上交的朋友,就像水上的浮萍,看着亲密,风一吹就散了。
倒是沈山河,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做生意的,言语间都多了一丝真诚。
这个世界,从不亏欠良善,如果有,那是你的良善不够纯粹。
趁着酒兴,沈山河邀请所有领导顺便到他的小广去看看,视察视察,指导指导。
陶书记以一副发展本地经济,关心乡镇产业的形象对他的要求表示了认可,其他人一半是出于对沈山河的好奇与结交的心态,一半是为了跟随陶书记的步伐,也都答应顺道去看看。
与男人们推杯换盏的热闹相对的,是女人们的矜持平静。美女记者、小妮子还有随各老板来的老婆、女助手等人在妇女主任的陪同下坐了一桌,毕竟女人能喝的不多,而且妇女主任的心思也全在领导身上,于是客套几句,告罪一声后便加入到男人的行列中拼酒去了。
因为年龄相仿,而且心有所图,女记者拉着小妮子坐在一起。一番随意的闲聊,稍微拉近些关系之后,女记者便问起沈山河的过往之事,其他女人也兴致勃勃的竖耳听着。
小妮子便简单的说起了沈山河,说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早的死在了那个困难年代,这让众女人一阵唏嘘。然后又说起小时候的沈山河跟着做木匠的父亲吃“百家饭”,这又获得了女人们的一阵同情。接下来说到沈山河上学,语文数学物理成绩远超一般人,但英语化学政治又远低于一般人,最终遗憾落榜。这也解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这么优秀的人咋就没读书了呢?”原来拔尖的人并不是样样都拔尖。当讲到十几岁的沈山河独自一人挑着木工担子闯“江湖”,讨生活时,小妮子虽然说不出任何细节,但耐不住众女人对神秘“江湖”的脑补,你一言我一语,加工出一个个波诡云谲、腥风血雨的场景,想象着沈山河该是受到了怎样的艰难困苦、屈辱搓磨。而且越说越像那么回事,说着说着大家都觉得那是真实的也都被自己描述的情节感动了,小妮子更是心痛不已,眼泪都下来了,原来他心上的人儿曾经走过如此的艰难的一程,她好想现在就把他抱在怀里给予他自己所有的温柔好好抚慰一番。
美女记者也被感动了,红着眼说道: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能在遭遇如此多的磨难后,依然选择善良。”
说完,她呢喃着:
“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
说完她自己的眼泪也下来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转头望着人群中喜笑嫣然的沈山河,这分明还是个大男孩,生活给了他苦难,他却能放下一身风雨善对人间。
她真想走进沈山河的世界去好好看一看。如果可以的话,她想让这个男孩的路走得更顺畅一点。善良就应该被善待。
一场酒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好在顶多也就晕忽晕忽,没人喝醉。毕竟有重要人物压场,大家更多的只是烘托气氛,不敢敞开了干。
稍事休息,醒醒酒、解解乏。大家便一起转往沈山河他们加工厂。
加工厂的大门口,陶书记望着沈王记木业加工厂的木牌深有感触,转头对着劳动局书记还有开着的摄像头说道:
“看看,这崭新的厂牌,当初还是我给揭开的,到今天也才刚刚一个月,你们看看这场面,势头迅猛呀。”
然后陶书记打头,沈山河稍后陪同,领着一群人进了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