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50章 且栽梧桐树,待引金凤凰。

第50章 且栽梧桐树,待引金凤凰。(1 / 2)

这次的沈山河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同样的一条路,同样的下了雪,一路走来,虽不轻松,却也不再狼狈。

回到村里,村民们热情的喊着:

“沈老板回来了?沈老板,我来给你拿东西。”

如果说去年叫他“沈老板”还是戏称是调侃的话,今年就是真心实意了。

\"沈老板”也只好尽力扮演好老板的角色,一路大娘大爷的叫着,碰到小孩撒一把糖,碰到儿时的伙伴丢一包烟。

回到家,父母还在忙着,毕竟才回来两天,要收拾的东西太多了,好在瓜子、花生、粑粑、豆腐等一应东西都有现存的买,省去不少麻烦。不过杀鸡宰猪还有房子里里外外的卫生依旧忙不过来。只是估计明年,这些鸡呀、鱼呀、肉呀,凡是能在市场上买到的就都要买现存的了。

虽然省了许多一麻烦,却少了亲自动手的过程,便也少了在上面加持年味的机会。所以东西虽然一年比一年丰富,年味却也一年比一年淡去。

\"过年”重点在一个“过”字,“过程”的“过”,没有了那些为过年而种种张罗的过程,便也没有了在那个过程中重重叠加年味的机会,自然便也没有了年味。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忙碌着,然后眼睛一闭一睁就到了大年三十。

依旧是千百年来的老一套:烧年纸,祭告先人,放鞭炮,吃砧板上的肉。只是今年的肉因为猪杀得太迟,没有了腊味。

然后就是守岁,小时候的守岁是听爸爸妈妈说故事,说各种见闻,说一年的收获,说村里人的点点滴滴。而现在的守岁就是围着电视看春晚,只不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的守岁会是怎么样的?

春晚的节目依旧精彩,沈山河陪着爸妈一起乐呵着。只是当相声《同桌的你》中,昔日的同学被一个个点出,沈山河脑海里便也闪现出一个个身影,而其中那个嫁为人妇的小霞,怎么想怎么像是苏瑶,让所有人念念不忘却已然无望。

所谓的意难平便是如此——你已生活平静,而我之心意却依旧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小孩儿过年全是欢乐,成年人的过年已无太多的乐趣,中年人的过年只剩负担,老年人的过年则只剩留恋。

除了远处归来的游子还依旧激动之外,沈山河这类离家不远的如今便感觉到索然无味了。大家都学会了“无利不起早”,连走个亲戚,聚个会都要有意无意的要盘衡出点对自己有益的事来。

沈山河觉得自己很虚伪,他讨厌这种感觉,却又不得不做个虚伪的人。

就比如眼前。

“大姨,我也是才知道你是大姨。以前家里搞得不好,爸妈总感觉觉没脸见人,怕你们笑话,也就一直没有走动。如今,我呢也有了那个闲功夫,就想着大家毕竟沾亲带故,咱们这些后一辈,应该合起手来,互帮互助。”

这话沈山河自己都听着恶心,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总不至于一跑进来就说:“姨啊,我是你外甥啊,让表哥帮我个忙呗。”

这要是关系很好很熟的姨也还可以,可眼前这是沈山河从父母那里,父母又是从来走亲戚的客人那里好不容易打听来的不知搭在哪个祖宗脉上的亲戚,早就断了往来。

常言道皇帝老子都有要饭的亲戚,还真不是夸张。一个家族的血脉?数出三五代,便是几百上千了,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皆有毫不为奇。不过在国内最多的还是一个家族扎堆一个行业。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说好听点叫承袭祖业,说得不好听就是蛇鼠一窝。

虚伪的话总是容易被人接受,就像女人总喜欢渣男一样。

“这孩子,真会说话,难怪能做出这么大事来,咱们这些后辈里头也就你最出息。”

那时虽然没抖音,但口口相传威力,依旧足以让沈山河那点事家喻户晓。

“我那算什么,怎比得上表哥的铁饭碗,又舒服又有面。”

“别说了,就他那点工资,养活自己一家都困难,还舒服。你要是有挣钱的门路可要记得帮衬帮衬。”

“行,别说,我以后要往外地发货,少不了要和铁路系统打交道,说不定还要麻烦表哥呢。”

“他能干个啥,普通铁路工人,无权无职,你请铁路上的领导吃饭时叫他去陪个客还行。”

“行,有机会一定叫上他。对了,表哥呢?没回来吗?”

“就初一回来一趟,初二又陪媳妇回娘家待了两天就上班了。铁路上,越是年节越忙。”

“哦,我还想跟他说个事呢,不过跟你们讲也一样。”

“什么事?”

“也就是我那加工场,不是打算正月十五那天弄个开工典礼嘛,请你们过去捧个场,亲朋好友的也趁机聚聚,免得以后见着了都不认识。”

“行啊,正想去看看你搞出来的场面呢。到时候我们和你表哥一块来,不嫌弃吧。”

“那最好了,求之不得。正月十五,王家村的学校里。那就这么说定了。”

……

铁路上的线就这么搭上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且不说,至少,他能给你领个路、认个人。这就好像一把钥匙,至少让你有了开门进去的机会。

通过任何一粒细微的尘埃,都能追溯出一颗星球。

这是有所诉求的,对于那些帮不上忙的亲友,既然图不上你们的人就图你们的钱好了。

沈山河也不跟他们啰嗦,直接一句:

“我的加工厂正月十五开工,欢迎诸位到时来捧场。”

沈山河与王建民两人之所以定正月十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