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技术融合(1 / 2)

虚空如墨,星辰为缀。以陈默的**稳态太初奇点**为核心的文明远征军舰队,如同一群坚定的萤火,义无反顾地驶入了吞噬一切的宇宙深暗。后方,“新神域”那微弱的灯火已彻底被距离抹去,前方,是未知的航道与迫在眉睫的Ω级威胁。

三个月的倒计时,如同悬于头顶的冰冷利刃,每一秒的流逝都敲击在每一位远征军将士的心头。他们拥有决死的勇气,拥有新生的强大领袖,但同样清醒地认识到,仅凭现有的速度和力量,想要在浩瀚宇宙中追踪并应对那来自高维的“格式化”威胁,无异于痴人说梦。

必须在航行中变强!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次质的飞跃!

临时组建的、由三大文明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陈默意志投影构成的**“技术融合委员会”**,在舰队启航后便进入了近乎不眠不休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他们的目标明确而艰巨:整合现有所有技术储备,并在陈默**完整伏羲传承**的启发与引导下,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首要的瓶颈,便是**速度**!

常规的聚变推进、甚至之前运用的部分空间跳跃技术,在动辄以光年计的宇宙尺度面前,依旧显得过于迟缓。他们需要一种能够稳定、高效、且能大规模应用于舰队的主流超光速航行技术。

委员会的核心实验室,设于“磐石号”经过改造的庞大机库内。这里汇聚了轩辕族的暗物质模型、羽民国的光能共鸣理论、阿修罗族对生物质能量激发的独特理解,以及从机械天庭残骸中解析出的、涉及空间曲率操控的碎片化数据。

各种理论、公式、能量模型在全息投影中交织、碰撞,时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时而又陷入僵局与悖论。

“不行,暗物质引擎对空间曲率的干涉效率太低,能量耗散率超过75%!”

“光能共鸣需要预设‘灯塔’,在未知星域无法适用!”

“生物质能量爆发力强,但持续性太差,无法支撑长程航行!”

争论与瓶颈持续了数日。直到陈默的一道意志,携带着**斡旋造化**与**颠倒阴阳**神通的深层奥义,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注入到纷乱的数据流中。

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规则层面的许可**。

“不要试图去‘推动’空间,或者‘撕裂’空间。”陈默的意念如同温暖的流水,抚过每一位研究者的心灵,“去感受它,理解它,然后……**邀请它自然地弯曲,承载我们前行**。”

“空间的‘硬度’并非恒定,其‘曲率’可以被更温和的力量引导……”

在这玄奥的启发下,结合机械天庭数据中关于空间常数局部微调的技术碎片,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逐渐清晰——

**大型化、稳定化、普及化的曲率驱动技术!**

不再是依赖强大能量强行扭曲空间形成“波峰”和“波谷”,而是以一种更加精妙、更加节能的方式,在舰体前方创造一个持续的、微小的**负能量密度场**(基于暗物质科技和伏羲神通对局部规则的干涉),后方则维持一个对应的**正能量密度场**。这一前一后的“压力差”,并非推动舰体,而是“诱导”空间本身发生平滑的弯曲,使得舰体如同冲浪者般,沿着这人为制造的“空间波浪”高速滑行!

理论模型迅速建立,并在陈默的意志辅助下进行高维模拟。关键的负能量场生成装置,结合了轩辕族的暗物质拘束技术和羽民国对精密能量场操控的经验;维持空间波浪稳定的控制算法,则由姬轩辕主导,借鉴了部分牧神者逻辑核心的架构并加以纯化、优化。

第一次全尺寸实机测试,在一艘经过改装的轩辕族驱逐舰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