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杆微推,飞船如同游鱼般钻入尘埃带,左舷的推进器短暂点火,修正了因微小颗粒撞击产生的偏航。传感器显示外部装甲正在承受持续不断的、细沙般的撞击,虽然单次伤害可以忽略不计,但累积效应不容小觑。
一块不知从何处飞来的、速度极快的金属碎片如同炮弹般射来!林枫瞳孔一缩,操控杆猛地向后拉到底,同时左侧推进器逆喷!飞船以一个近乎失速的、违反常规物理直觉的“眼镜蛇机动”般的姿态,猛地抬头,金属碎片堪堪从船腹下方不足一米处呼啸而过,带起的气流让飞船剧烈震颤。
“警报!结构应力达到临界点85%!左翼推进器连接处出现疲劳裂纹!”
“警报!隐身涂层区域性剥落,面积扩大至3%!”
“警报!能源核心输出波动,峰值负载过高!”
一连串的警报如同催命符。林枫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精准地控制着每一分动力,利用小行星的阴影作为掩护,不断变换航向,让可能的追击者难以锁定。
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死亡航行。每一次规避都游走在船体解体的边缘,对精神力和操控技巧是极致的考验。林枫将“天帝核心”框架的协调能力发挥到极致,强化后的感官和神经反应速度让他能够捕捉到最微小的危险征兆,并做出近乎本能的应对。
时间在高度紧张中缓慢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当林枫再次险之又险地绕过一块如同小山般的星核残骸后,前方的障碍物密度终于开始下降。传感器显示,那个暗金色的十二面体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其能量信号也逐渐减弱,似乎并未进行追击。
林枫不敢大意,继续保持静默和隐匿状态,又航行了数个小时,直到确认彻底脱离了那个诡异造物的有效探测范围,才缓缓将飞船速度降至最低,停靠在一块相对巨大的、稳定的冰岩阴影之中。
“星尘号”如同受伤的野兽,静静地蛰伏下来。船体外壳布满划痕和凹坑,多处隐身涂层破损,内部系统多处报警,能源储备也消耗了近20%。
林枫瘫坐在驾驶椅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这次短暂的遭遇,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星际航行的残酷和自身力量的渺小。仅仅是柯伊伯带中的自然险境和一个未知的自动化防御系统,就几乎让他险象环生。
他调出航行记录,反复观看那段被攻击的影像,分析着那暗金色十二面体的每一个细节。那究竟是什么?为何攻击?它的存在,与那个遥远的、指向地球的信标又有什么关系?
休息片刻后,林枫开始着手修复飞船的损伤。利用携带的纳米修复凝胶和备用的隐身涂层材料,他小心翼翼地对外壳进行修补。同时,他派出仅有的两台工程机器人,对船体内部结构进行加固,特别是那出现裂纹的推进器基座。
就在他专注于维修工作时,飞船的被动引力传感器,突然捕捉到一阵极其微弱、但持续不断的异常引力扰动。扰动的源头,并非来自他们来的方向,也不是前往信标的方向,而是来自柯伊伯带更深处,一片连饕餮星图都标注为“未勘探高风险区”的黑暗空域。
那扰动非常规律,不像自然现象,更像……某种巨大的人造物体周期性运转所产生的引力涟漪?
林枫停下手中的工作,目光投向传感器指示的深空方向,眉头紧紧皱起。这柯伊伯带的阴影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