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阿斯麦的旁边,又出现了一个名字。
“蔡司公司。阿斯麦最重要的光学镜头供应商,德国企业,也是我们这次能接触到的关键变量。”
笔尖在白板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一个个名字和势力被标注出来。
“反对者,尼康,还有佳能。”
刘清明在尼康和佳能
在阿斯麦和蔡司
“现在,局势很清楚了。”
刘清明用笔点了点白板。
“三股力量,在围绕着积架公司的浸润式光刻技术进行角力。”
“美国资本希望扶持阿斯麦,吃下这项技术,从而在下一代光刻机领域彻底甩开日本对手,独占鳌头。”
“日本资本感受到了致命威胁,所以尼康才会不惜代价地阻止,但他们内部又充满了傲慢和犹豫,既想打压对手,又舍不得积架这个大客户,首鼠两端。”
“而我们……”
刘清明在白板的另一侧,重重地写下了“华夏”两个字。
“我们是第三方,是最大的变数。”
他画出一条条虚线,连接着各个势力方块,标注着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美国对日本的警惕和打压。
日本和岛内盘根错节的政商关系。
欧洲与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矛盾与合作。
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其在国际政治中不成比例的影响力。
一张复杂到令人头晕的关系网,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三人面前。
丁奇看着这张图,补充了一句。
“你们去参加酒会的时候,我没闲着,托了个朋友,去蔡司在耶拿的工厂转了一圈。”
刘清明转过头。
“有发现?”
“有。”丁奇的表情有些兴奋,“我听到他们的生产主管在开会时抱怨,说这个季度的生产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至少三成。”
“我装成一个感兴趣的华夏投资方代表,跟他们的一个销售经理聊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