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2 / 2)

“最大的困难,是钱。”刘清明直言不讳,“这项技术的投入是巨大的,我担心专家组在评审的时候,会以这个理由直接否决掉整个计划。”

“有多大?”

“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国内目前没有成建制的相关专业人才,需要到欧美等地的顶尖高校和企业去挖人,薪水必须给足。同时,要在国内的几所顶尖大学,比如清京交复,立刻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人才的长期培养。二是研发资金,每年,至少需要十个亿。”

“十个亿……虽然不少,但对于一个国家级战略项目来说,也不是不能争取。”吴新蕊沉吟道。

“是美刀。”刘清明补充道。

“……”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刘清明甚至能听到吴新蕊那极力压抑,但依然清晰可闻的吸气声。

每年十亿美刀!

在2003年,这是什么概念?

华夏一个贫困省份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能都没这么多。

“每年……都需要这么多?”吴新蕊的声音都有些变了。

“对。”刘清明肯定地回答,“这是我整个计划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一环。我们看上的那家掌握核心技术的欧洲公司,本身实力并不雄厚。他们提出的这项技术,在业界看来也属于未经充分论证的新技术,风险极高。所以,他们缺钱,非常缺钱。而我们,恰好可以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一旦我们下定决心注资,明年就能看到初步成果,形成技术突破。这个机会,可以说是稍纵即逝。”

吴新蕊又沉默了。

她正在飞速地消化这个信息,评估其中的风险与收益。

“我知道了。”半晌,她才缓缓开口,“说实话,这个资金量,别说云州,就算是整个清江省,也绝对负担不起。”

“我知道。”刘清明说,“所以我正在想办法。目前,我有一个还不太成熟的概念,正想找您聊一聊,听听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