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2 / 2)

“去年自贸区引进企业十一家,其中十家是建材、机械类高能耗企业,真正的贸易类企业只有两家;企业投诉率同比上升40%,报关审批平均时长是沪市自贸区的三四倍。明亮书记,你给我解释解释,这就是你管的自贸区?”

“闻市长、杜市长,我认为看问题不能这样片面!”刘明亮积压了一个上午的不满终于对着杜芳霖爆发,但其实是对着闻哲。

“这些企业带动了两千多人就业,去年税收贡献了三千万!不能只看环保、看流程,不看实际效益!”

杜芳霖显然没有想到刘明亮会如此态度,一时说不出话来。

闻哲目光如炬,冷冷的说:

“我信任的是事实,不是虚假的政绩!但是两千人的就业,是以牺牲自贸区定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千万税收,不及沪市自贸区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零头!光一个星期,这里就有五十多条投诉,涉及报关梗阻、资质审批拖延、违规占地,刘书记,你一条都没解决,为什么?”

杜芳霖说:

“刘书记,我在沪市自贸区工作三年,深知贸易型园区的核心是‘通’,流程通、政策通、服务通。长宁自贸区有港口优势,有特色产品优势,本可以发展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等高端业态,可现在却成了‘建材集散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政策资源,还影响了全市的对外开放形象。同周边地市自贸区的对比数据,我们的进出口额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垫底了。”

刘明亮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说:

“长宁有长宁的实际情况,不能跟沪市比!清理他们,就是否定市委的决策!”

他其实是搬出光向阳,就是想让闻哲知难而退。

闻哲沉默片刻,说:

“刘书记以,你的态度很不正确,没有找到自己工作的弱点在哪,一味的强调客观原因,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心态和工作作风。希望你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自贸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个人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