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哲同志,我记得凌风书记评价过你,说到你的缺点方面,说你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酸性,对是‘酸性’。”
闻哲仰天一笑,点头说:
“知道。说是‘诸葛亮流毒症’。自‘三顾茅庐’的故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了此症。心里想出山,却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希望‘明主’能光顾敦请,再三恳求,方显得自己有面子。其实心里急得很。”
方明远也哈哈大笑,说:
“换作现在的话,就是缺乏主动而为的精神和大气。闻哲同志,既然已经有那么多代表推举你,而且我相信,想推举你的代表,远远不止这些。所以,于情于理,你应该坦然面对,一是向组织表明你有意参选的想法,二是向代表们表明你的诚意和决心。如此,才能主动起来。”
闻哲点点头,说:
“我回来住,也有这个意思。”
方明远点点头,抬腕看表,说:
“八点多了,代表们差不多活动完了,回来了。走,我们去走走!”
闻哲没有再犹豫,起身跟着方明远走出房间。
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从代表房间传出的低声交谈,一听见脚步声,便迅速歇了声息,显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还绕着“市长候选人”这件事打转。
方明远走得从容,每经过一个代表团的驻地楼层,都会主动朝敞开的房门里点头致意。遇到相熟的代表,他便停下脚步,笑着寒暄:
“晚上没出去散步?”
几句话间,目光总会自然地落在闻哲身上,代表们的反应很微妙。有人立刻热情地起身让座,递烟倒茶,话里话外都往“选举”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