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门阀制度的核心是‘以门第定权力’,这种‘世袭特权政治’从诞生起就带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最终成为东晋衰落、长期分裂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垄断性。”
梅江涛说到这,看了闻哲一眼,闻哲点点头,说:
“见解不错。你是读了一些书的。不要停,接着说。王总,给我们的梅老师拿瓶水来。”
众人一笑,早有人提着用竹筒做成的饮料瓶,里面依旧是按古书记载的晋代的士族享用的冰镇杨梅汤。
梅江涛喝了一口,说:
“门阀制度以‘九品中正制’为制度保障,彻底垄断了官场晋升通道。因为官员的选拔完全以‘门第’为标准,而非‘德才’。顶级门阀子弟,如王氏、谢氏子弟,无需政绩,即可凭借出身担任尚书令、刺史这样的要职。”
闻哲笑道:
“可惜我们这里没有这么高位的领导,否则王总可以把尚书令、刺史的官服让我们看看。”
众人又是哄然一笑。
梅江涛说:
“所以,寒门子弟即便才华出众,也只能担任低级官职。像陶渊明虽有才华,却因出身寒微,仅任彭泽令等小官。门阀士族掌控朝政后,多以‘家族利益’为先,而非‘国家利益’。导致政策反复、行政效率低下,最终削弱了政权凝聚力。
“从经济上讲,门阀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士族庄园经济’,士族通过合法特权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国家财政枯竭与社会贫富分化。士族庄园经济的封闭性,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因为士族庄园自给自足,无需与外界交换,导致江南地区的商业活动长期停滞,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经济活力。
“门阀制度后期,士族子弟因长期养尊处优,逐渐丧失了军事能力与进取精神,成为东晋军事虚弱的根源。所以,真正的将领多为寒门。他们因出身无法进入门阀核心,最终成为门阀制度的掘墓人。
“另外,门第观念导致的阶层割裂”。门阀制度强化了‘门第至上’的社会观念,形成了‘士族’与‘寒门’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士族与寒门之间禁止通婚,称为‘士庶之别,甚于天隔’。导致社会阶层完全固化,寒门子弟失去上升希望,最终引发社会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终结了晋王朝。因为这种‘阶层割裂’也削弱了社会凝聚力,东晋政权被视为‘士族的政权’,而非‘全民的政权’,普通民众对政权缺乏认同,一旦战乱爆发,极易出现流民叛乱,加速政权崩溃。”
梅江涛说完,像个考生答完题目,望着闻哲,忐忑不安。
闻哲却看着西边,夕阳已经缓缓滑入群山之中,大地一片金黄。他像是自言自语的说:
“是呀,古人说的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时,邹辉明过来,把手机递给闻哲,说:
“闻主任,万山宁书记秘书的电话,说万书记找你。”
闻哲愣了一下,接过电话。其他人在邹辉明的目光示意下,都退开几米远。
“山宁书记好,有什么指示?”
“闻哲同志,我哪敢指示你呀。呵呵,昨天说到了张晓晨同志的事,可我怎么听说,你准备把她调到工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