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些事儿,她这厨娘丫鬟只能心里想想。
好在最近她是一顺百顺,往菜市上连跑了好几次,终于找到了北边贩卖来的一种口味神似干栗子的小芋头。
如今天气渐渐寒冷,只要芋头储存的合适,就能多买上些做成芋头粉。
梨月与卖芋头的贩子商议好价格,把他最上等的好货色都买下来。
让人家担了一篓子送到宁国府里,预备在小厨房做点心用。
其余全送到双柳小筑存起来,好在初冬的时候,做京师最好的芋头糕。
这天她正在厨房里洗芋头,覃乐瑶派了丫鬟来叫她去正房。
因为这次报信儿有功,覃乐瑶特意赏了梨月几样首饰。
一对金葫芦耳坠子,一只嵌红蓝宝石花儿的金项圈儿,挂着珠花璎珞。
梨月如今手里已经有不少首饰,也算是开了些眼界。
可这个金项圈儿还是把她惊着了,着实太过贵重,小丫鬟不可能使用。
金葫芦耳坠还只是镂空的赤金花样儿,值得个二十来两银子。
可那镶金嵌宝的项圈儿,光是看做工与样式,就知道是内造的工艺。
以往覃乐瑶给丫鬟们赏首饰,不过是随手从妆奁里取出来,拿手绢汗巾儿一裹就罢了。
可这个项圈递到梨月眼前的时候,还用原来的描金硬木首饰盒装着。
光是描着海棠花与蝴蝶的木盒,还有里面垫着的锦缎,就够惹眼的。
这个项圈不说别的,若是当场拿到御街典当行里去押,押出三百两银子绝对没有问题!
“奶奶赏的太重了,奴婢只敢要个葫芦坠子。那项圈儿太过贵重,奴婢没有场合戴这个,平白撂着只怕宝石与珠子色沉。奶奶还是收着,奴婢若是真要用,再跟采初采袖两个姐姐说。”
梨月嘴上说着不敢要,眼珠子却已经都瞪圆了。
毕竟光是这一样儿首饰,都能抵上个小铺面了。
她这样的眼神儿,覃乐瑶早就看在眼睛里,不禁噗嗤笑出了声。
“你这个小东西,天天往外跑,还真学会不少生意经。香饮铺子扩大店面的银子,你不朝我来要,竟然大着胆子去钱庄借贷?不给你一两样东西压箱底,等到明年时,你拿什么去还呢?”
梨月把原来半死不活的铺子盘活,这事儿覃乐瑶是早就听说过。
只是最近府里事情太多,她的心思没在这里,都由着梨月自己弄去。
直到这几天才听院里人讲说,才知道梨月竟然把那间小铺,开成了两楼两底,楼下有大堂楼上有雅座的正经茶楼。
覃乐瑶想着她是租了旁边的铺子扩大店面,却不曾想她竟然是借贷买的。
心里越发对她有些刮目相看,毕竟小小年纪就有胆量,往后可不得了。
但终究还是怕梨月年小担不住事,想着赏一样正经首饰给她压箱底。
也是怕她万一撑不住,好拿去补亏空的意思。
谁知梨月却是面不改色,轻轻的推开首饰盒,郑重的掰着手指算账。
“奶奶您放心,我这个铺子虽然借了贷,但却是绝不会赔的!不信,您听我算算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