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月不过随口问一句,却是戳中了要害,那小丫鬟顿时抱怨起来。
她这才知道,原来小和尚原来想要高攀的藩王县主,已经把宁家回绝了。
本朝的藩王几乎都是分封在外省,宁二太太托了许多亲朋,才选中一家。
女儿家乃是世袭郡王的嫡出幼女,出生就有县主身份。
若把人迎娶进门,小和尚就少不得是个仪宾了。
二太太那次见了荣国公一家,听说人家二公子娶的是郡主,羡慕的要命。
对这门郡王县主的亲事十二分的上心,特意派了媒人过去送礼送信。
谁知人家冷淡,一封信就推脱了,说是县主年纪还小,过两年再议亲。
宁二太太当然不信,觉得小县主已经十四岁,断然不会因年纪小不肯。
一定是那边儿听说了宁家二小姐做望门寡退婚的事儿,这才不肯的。
因此特别埋怨宁夫人这个大嫂,更加埋怨宁元竣这个侄儿。
但人家并没直说,又不好再写信过去质问,只好而求其次。
便选了京师里万岁爷的妹妹,永安长公主裴家小女儿议亲。
裴家不似藩王在外省,他们阖家同在京师,平时两家常有往来。
因此长公主与裴驸马虽没答应什么,但允准两家孩子见上一面。
“这位长公主的女儿八字儿还没一撇呢,二太太就又上头了,跑到锦鑫堂太太跟前好一顿说!口口声声还是那一套,说人家长公主府的女儿如何金尊玉贵,将来若是嫁了过来,眼前有个望门寡的姑姐,如何如何。最可气的,二太太说了二小姐还不够,还指着咱们奶奶不是正房,说了好些气人的话!”
“我的个天爷,这还面都没见呢,就替儿媳府看不起姑姐姐了。这要是公主的女儿嫁过来,不喜欢嫂子婆婆伯母婶子,难道全家都要撵出去,给她儿媳腾地方不成?要我看这位裴家小姐也是倒霉,被咱们二太太看上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梨月听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话,眼睛时不时看着厨房院门。
忽见门房婆子迎了出去,连忙回头对她们摆手,示意覃乐瑶回来了。
“奶奶回来了,你们快回院里伺候,午膳再有两刻就好了!”
两个小丫鬟抬脚刚要跑,梨月忙叫住一个嘱咐。
“得空把采袖姐叫过来,我和她有句要紧话说!”
用过午膳后采袖才过来,梨月忙把听说的那事说了,采袖都有点不信。
“临江侯府到底还是勋贵,不至于做这等事吧?就算做了也不可能用自家的名号,直接派家奴出头做局呢。”
在京师里明目张胆放印子钱,何家这做法简直太过了些。
他们家如今是戴罪之身,若再坐实了这项罪名,那可真真是要完蛋了。
“国公爷或奶奶若有门路,暗地里查一查也是好的。”
梨月对着采袖,狡黠的笑了笑。
“看何家人现在做的事,他们全家上下都没一个明白人。若真是做实了这事儿,量他们再不敢跑到咱们府里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