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妖书(2 / 2)

采初这些天忙着整理书房,清点纸张册子外加烧书,早就烦躁的不得了。

从她嘴里才知道,这篓子《闺阁淑训》是从凤澜院抬过来的。

总共五十本被沈氏藏在书房里,不知怎的觉得不够,又亲笔抄了五本。

当初何昭仪从宫里送书出来,宁国府女眷都当作笑话看待。

只有沈氏捧着当个宝贝,还要每天早晚诵读,表示郑重其事。

谁能料得到,如今这册教导女子闺范的书册,竟然就成了“妖书”。

布纹笺与白棉纸,在炉子地下霎时腾起火焰,纸灰烟气飘飞。

三法司查抄魏家时,从小魏探花的书房里,找到了《闺阁淑训》的书稿。

这本书在年初时,分发皇宫大内乃至宗室勋贵官员眷属,几乎人人都有。

当时说是何昭仪娘娘入宫二十年,呕心沥血集大成之作。

何家与沈家带头,将昭仪娘娘自吹自擂,夸得堪比班昭与班婕妤。

谁知闹到了头,竟然是请翰林学士捉刀代笔,自己连半个字没写。

而且小魏探花手下没轻没重,在书稿的原序里头,写了好些悖逆话语。

对万岁爷冷落何昭仪这样的贤良妃子,宠爱安婕妤那般妖孽很是不满。

虽然真正印刷的时候,这篇序被沈阁老删掉了,可这原稿还在魏家存着。

特别是抱怨何昭仪“秋扇见弃”,酸安婕妤是“掖庭贱妇”的话,简直同揭帖上的语气一模一样。

这东西当做证据送进宫里头,把万岁爷当场气昏了头。

立刻恶骂《闺阁淑训》为妖书,勒令皇宫大内乃至京师都不许留。

这本书不是何昭仪亲笔所箸,其实是瞒上不瞒下,大家都知道缘故。

毕竟何昭仪不是翰林学士,连五皇子都教育不好,弄不得这些有的没的。

可事到如今万岁爷气得三神暴跳,还是当即下令,将何昭仪禁足内宫。

不但代笔写书的小魏探花,连管印书的原国子监祭酒魏老太爷都收监。

魏家祖孙进了刑部大狱,家产立刻抄没一空,连同沈二姐所有女眷籍没。

这些事情来的太过于突然,万岁爷龙颜大怒,满朝文武寂静无声。

司礼监的吕公公当然是乐见其成,在万岁爷怒急处置魏家时,还一力撺掇着,要把何昭仪的娘家临江侯父子几个,都叫到三法司来审问。

沈阁老恨得牙根痒痒,却还魏家是亲家,必须避嫌不能开口。

朝堂上就这么胶着争执,直到八月中秋当天,终于见了分晓。

“三法司审了这么久,也没审出个结果来,满城乱糟糟的,人倒是抓了不少,可城门的揭帖就是没人认账。万岁爷把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吕公公提议,说这桩案子棘手,让咱们国公爷出头去审!”

梨月听到消息时,正在厨房里头蒸月饼,不可思议的抬头。

“几家嫌犯与咱们宁家都是亲戚,国公爷不避嫌,反倒让他审案子?”

“也许是万岁爷特别宠信咱们国公爷呢?”

这烫手的山芋握在手里,只怕未必是万岁爷的信任吧?

梨月心底暗暗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