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药品,李复兴还担心徐慧的学业。
初中文化终究是低了些,他跑遍新华书店,买齐了全套高中课本,又配上了一整套四卷十六本的《选集》。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八月下旬。
李复兴骑着车,前往李家庄接人。
他熟门熟路地先去了老支书那,老支书果然已在等候。
寒暄过后,李复兴主动提出结清徐慧这一个月练枪的弹药费。
这个年代的子弹并不算昂贵,六分钱一发,而且是上级配发,甚至还有消耗指标。
许多民兵队都为如何用掉多余的弹药而发愁,或进山打猎,或下河炸鱼。
徐慧这一个月打掉的八百七十发子弹,倒是无意中帮了大队的忙。
尽管如此,钱却不能不给。
这是规矩,免得老支书难做。
老支书随即叫来会计,将钱款入公账,并郑重地开具了收据,办事十分周到。
公事已了,老支书领着李复兴回到家中。
徐慧早已收拾好了,静静地等在院里。
“姐夫,你来啦。”
一声呼唤传来,李复兴抬头望去,门口的徐慧皮肤因风吹日晒而略显干裂,身形清减了些,但那双曾经稚嫩的眼眸里,却多了几分沉稳和锐利。
“我来了。”李复兴点点头,“瘦了,不过看着精神头更足了。”
他没有多言,转而向一旁的陈老爷子拱手致谢:“老爷子,这丫头学得如何?”
“是个能吃苦的好苗子,聪明,肯下功夫。该教的我都教了,往后她一个人在外头,也吃不了亏。”
陈老爷子赞许道。
“那就好,辛苦您老了。”
“拿人钱财,忠人之事。我这把老骨头,总算没辜负你的托付。”
陈老爷子摆摆手,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你也别攥得太紧。”
李复兴明白老爷子是真心疼爱徐慧,心中并无芥蒂,只化作一声轻叹:“唉,马上就要远去千里,我想管也够不着了。”
两人向陈家人郑重告别。
徐慧对着陈老爷子,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李复兴并未阻拦。
这在旧时,便是授业大恩,受得起这一拜。
他心中暗忖,陈家世代为猎,不知这短短一月,徐慧究竟学到了陈家几分真传。
出来后,徐慧抱着行李坐在摩托车后座上。
两人半小时便回到了家中。
一进门,徐倩看到那个白白嫩嫩的妹妹,如今变得又黑又瘦,眼圈当即就红了。
她心疼地上前拉住徐慧的手,嘴里不住地埋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