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末,徐慧的屁股需要休养,在家趴了一整天。
徐倩负责端饭喂她,毕竟是自己亲妹妹。
当然,作为惩罚,下个月的零花钱是没了,为此徐慧同学结结实实地叹了一个晚上的气。
十月份,家里的新灶台刚改好,街道就办起了公共食堂。
李复兴家三人商量后也去凑了个热闹,结果只吃了一个月就退出了。
他们家下班时间不固定,常常去晚了食堂就只剩下残羹冷炙,实在不方便。
李复兴写了份情况说明交给街道,陈主任签了字,他们家就重新开火了。
正好新灶台已经干透,从此用上了蜂窝煤。
蜂窝煤比散煤贵,比柴火更贵,但胜在方便,厨房也干净许多,燃料也更节省。
算下来总开销只比烧柴高出一点,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段时间,李复兴开始为未来几年的困难时期做打算。
据他所知,城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鬼市,郊区还有不少自发形成的小集市。
随着风声越来越紧,这些地下交易也愈发活跃,尽管管理部门时常清查,却总是野火烧不尽。
李复兴向来不缺吃穿,已经很久没去了,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他决定去一探究竟。
这天徐倩要上夜班,李复兴晚上就下了碗面条,把闹钟定到十一点,又从拼夕夕商城买了些准备出手的货物,便早早睡下了。
最近的鬼市在皇城根的巷子里,晚上十点后才慢慢有人气,他必须提前休息,否则折腾一夜,明天上班就没精神了。
“叮铃铃——!”
十一点,闹钟准时响起,李复兴迷糊了好一会才彻底清醒。
眼看时间不早,他利索地起身,在毛衣外套了件旧棉袄,戴上顶从卖柴火的村里用棉布换来的旧军帽。
这帽子保暖性很差,好在眼下天气还未酷寒,勉强能挡风。
他把一条深色毛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一圈,遮住口鼻,又背上一个竹筐,这才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摩托车李复兴没骑,太扎眼了。
屋外北风呼啸,四下里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巷口偶尔有灯光一闪而过,那是刚下夜班的行人。
李复兴蹬着自行车,沿景山前街一路向东,很快便拐入了东皇城根。
这一带胡同交错,如蛛网般密集,是藏匿行踪的绝佳之地。
那传说中的鬼市,便在这些巷弄深处流窜,从无定所。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人群便能借着四通八达的地形瞬间作鸟兽散。
李复兴在附近兜了半圈,便瞥见一处黑暗角落里有几道蹲伏的人影,那是鬼市放哨的暗桩。
他立刻将车拐进一个无人胡同,心念一动,自行车便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几匹布料被他扔进了随身的竹筐里。
李复兴这才整了整衣领,双手插兜,朝那入口踱去。
在门口上交了一毛钱的黑市“会员费”,他被引着拐进旁边的巷子。
里面的景象远比他预想的要喧嚣。
今晚的市集规模不小,纵横交错的四条胡同里都挤满了人。
所有人都用布蒙着脸,蹲在墙根下的便是卖家,货品直接铺在地上。
买家则四下逡巡,昏暗的灯光将一道道人影拉得歪歪斜斜,让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
李复兴学着旁人的样子,缩着脖子在人流中穿行。
今晚市面上的货色相当丰富,从粗粮到细粮应有尽有。
一旁还有卖野味的,看打扮像是周边的猎户。
李复兴凑上前去试探性地问了问价。
只要是肉,若没有肉票,价格便要比市面上的猪肉贵出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