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产量越高,厂子的效益就越好,工人们年底的奖金也就越丰厚。
紧接着,两人便开始敲定具体细节。
直到挂断电话的那一刻,林厂长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不知何时已被冷汗彻底湿透。
与此同时,上级领导的办公室内,红木办公桌上的台灯正静静亮着,将一份份文件映照得清晰分明。
领导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指节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着:“小陈,去把咱们北平城里,所有效益滑坡的工厂名单整理一份给我。”
秘书小陈闻言,没有丝毫迟疑,立刻转身去办。
片刻之后,他抱着一个厚实的牛皮纸档案袋快步返回,袋子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标签,上面标注着各个工厂的名称与近年来的效益数据。
“首长,这是您要的名单。”
领导接了过来,摊在桌上,开始逐一审视。
秘书小陈抱着档案袋静立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打扰到首长的思索。
突然,领导目光停在“坊布厂”这一栏上。
“这个坊布厂,是个很典型的样本。”
领导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资料。
“已经连续亏损三年,仓库里积压的坯布堆成了小山,超过八成的织机都停工闲置,光是每个月保养这些机器的费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不过,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沉睡的资产够多,改造的潜力就够大。”
小陈连忙凑上前去,报告里还夹着几张现场拍的照片:一排排落了灰的纺织机安静地矗立着,但宽敞的车间采光极好;老旧的传送带上虽挂满了棉絮,可主体结构完好,清理一下就能重新运转。
最重要的是,厂区里有独立的锅炉房,水电管网一应俱全,还有现成的仓储空间,这些都能为新的生产线省去大量的基建投入和时间。
领导拿起红笔,在人员结构表上画了一个圈:“全厂二百三十七名职工,熟练工人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五。”
“纺织技术和机械加工虽然隔行,但他们常年跟机器打交道,对设备操作和品控都有基础,只要稍作培训,就能很快上手我们的空气炸锅生产线。”
“而且,这些工人的家庭普遍困难,如果直接让工厂倒闭,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就这家了。”
他的指尖在纸上重重一点,一锤定音,“通知坊布厂的厂长,明天上午十点,到部里来开会。”
“是,首长!”
陈秘书立刻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