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上秤的黑鱼“砰”地落在秤盘里,秤砣摇摆几下,定格在一斤八两。
李大坤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指甲里全是黑泥。
“铁柱,总共三条,五斤三两!”
记分员高声喊道。
人群发出一阵赞叹,秀芳激动地捂住嘴,泪光在眼眶里打转。
铁柱憨笑着挠了挠头,鱼篓里的草鱼还在活蹦乱跳,溅了他一裤腿的水。
等到李志春的鲶鱼上秤时,全场都安静下来。
秤杆一点点地抬高,老会计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三斤七两!”
李志春紧握的拳头松开了,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这段日子的准备没有白费!
暮色降临时,最终的名次也公布了。
老支书站在高台上,被叫到名字的人都兴奋地跑上前去。
铁柱将第一名的五斤猪肉扛在肩上,李志春捧着第二名的奖状和五元奖金,李大坤得了第十名的一块钱,他郑重地将钱塞进贴身的口袋,嘴角一直咧到耳根。
余晖将整个晒谷场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李复兴看着村民们围在红榜前热烈地讨论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夕阳的余晖沉入西山,为李家庄的屋檐瓦舍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赤金色。
村里大食堂外的平地上,二十多张方桌已经铺开,桌上煤油灯的火苗在晚风里轻轻跳跃,散发出柔和的黄晕,与天际最后一抹霞光交织成趣。
锅灶里飘出的菜香弥漫在空气中,尽管算不上山珍海味,却足以让村民们翘首以盼。
这场为钓鱼赛举办的庆功宴,是辛劳生活里的一份慰藉,也是整个村庄共享的喜悦。
老支书站在用木板临时拼成的台子上,他清了清嗓门,道:“各位乡亲!今天的钓鱼赛,大家伙儿都拼尽了全力,展现了咱们李家庄的风采!不管名次高低,你们都是好样的!我宣布,庆功宴,开席!”
他的话音刚落,欢呼声和掌声便立刻响彻了整个场院,半大的孩子们更是乐得原地蹦高。
第一道菜被迅速端了上来,是几大盆刚出锅的炒时蔬。
赵婶守在灶前,一边往灶膛里塞着柴禾,一边扯着嗓子喊:“大家伙放开肚皮吃,菜有的是!”
作为钓鱼比赛的冠军,铁柱无疑是今晚最耀眼的人。
他得意洋洋地占据了主桌最显眼的位置,汗巾还搭在肩上,不时举起那份五斤猪肉的奖品,向邻桌的乡亲们示意。
“我跟你们说,这钓鱼啊,靠的就是手感和琢磨,”铁柱塞了满满一口菜,吃得津津有味,“我那把酒米撒下去,就断定那水底下有大家伙!”
桌上的人都笑着附和,赞叹声不绝于耳:“铁柱,你真是咱们村里的钓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