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躲开人群的“围堵”,李复兴几乎是小跑着回了采购科。
他没理会同事们惊异的目光,一头扎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才长长舒了口气。
他靠在椅子上,平复着起伏的心绪,没想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竟是源于那次善举。看来,这世道终究是好人有好报。
办公室的门紧闭着,门外,李大伟和其他几个人伸长了脖子,交换着揣测的眼神,对刚才李复兴和林厂长的谈话内容充满了好奇,却没人敢去敲那扇门。
所有人都清楚李复兴的脾性,私下里他可以和大家称兄道弟,笑呵呵地没有一点架子,可只要一谈到工作,他就像换了个人,不容半点含糊。
正是这种恩威并施的作风,让下属们对他又敬又怕。
人群里,李大伟的心情与旁人略有不同,除了好奇,更多的是一丝窃喜。
在他看来,李复兴这棵大树越高大,自己这树下的草才能长得更茂盛。
就在众人小声议论时,办公室的门开了。
李复兴抬起头,看清来人是李文斌,顿时笑着起身:“哎呀,是李科长,今天是什么贵客临门啊?”
李文斌反手带上门,脸上挂着洞悉一切的笑容,直截了当地说:“复兴,我可是来提前道喜的。”
他口中的喜事,指的是两个月后采购科科长的任命,这在厂领导层已是公开的秘密。
李复兴心领神会,打着哈哈回应:“李科长,这话该我说才对,同喜,同喜啊。”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话虽如此,但他们都明白,在正式文件下来前的这两个月里,任何变数都可能发生。
工厂里的人事变动向来难料,谁也不敢把话说死,万一上面另有安排,临时派来一个“空降兵”,那现在的喜悦就成了笑话。
正因如此,李复兴的心里并不轻松。
他想到自己即将接管一个五十多人的大科室,这和过去管一个股是天壤之别。
以前带的人少,他搞“放养式”管理还能应付,但现在,老办法显然行不通了。
于是,他诚恳地向李文斌请教:“李科长,您是过来人,管着一个科室肯定有高招,还请您不吝赐教,给我传授点经验。”
看到李复兴的样子,李文斌也不藏私,拉过椅子坐下,认真说道:“复兴,要管好一个科室,关键在于用人。你得把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长处短处都摸透。”
“比如说,有的人能说会道,外联、交涉的事交给他最合适;有的人天生细心,像核算校对这种需要耐心的活儿,就得让他来把关。把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你的工作就顺了一大半。”
李文斌说得投入,还不住地用手势比划着,显然是倾囊相授,希望李复兴能尽快熟悉角色,到时顺利接手第三科,不至于临阵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