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强硬手段逼迫阎解成和秦京茹夫妇同意涨工资后,傻柱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洋洋,走起路来都带着几分轻快。
何大清的心情也明显好转,脸上时常挂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阎解成和秦京茹的心里却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憋屈得很。
可眼下他们确实拿何大清和傻柱没什么办法,毕竟现实摆在眼前:只要何大清和傻柱一罢工,秦京茹的饭店就得关门大吉。
不过,经过这次被威胁的经历,阎解成夫妇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这天晚上,阎埠贵、二大妈、阎解成和秦京茹四个人围坐在一起,仔细分析着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们一致认为,目前饭店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何大清和傻柱父子。如果能找到替代他们的人选,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却并非易事。
京城里手艺好的厨师确实不少,厨艺能与何大清和傻柱媲美的也大有人在,可要请到这样的人谈何容易?
即便找到了,要付出的工资待遇也绝不会低。
阎解成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何大清的几个徒弟,还有傻柱收的徒弟。
何大清在去保城之前确实收过几个徒弟,傻柱也算是其中之一。
不过何大清在保城待了这么多年,与京城那几个徒弟的关系早已疏远。
而傻柱的徒弟更是寥寥无几,马华算是其中一个。
与此同时,何大清和傻柱也在暗自盘算。
他们深知,对一个饭店来说,厨师的手艺固然重要,但经营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秦京茹的管理能力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因此即便有何大清和傻柱的厨艺支撑,她饭店的生意还是每况愈下。
开业之初生意确实火爆了几天,可从第二个月开始,客流就明显减少,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莉的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赚到钱后,于莉果断扩大了饭店规模。
南易的手头也宽裕了许多,每月不仅有固定工资,还能拿到可观的分红。
由于分红多少与饭店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南易对菜品质量的要求愈发精益求精,这也为饭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于莉出色的管理能力,远非秦京茹可比。
看着于莉的成功,秦京茹心里酸溜溜的,而何大清和傻柱则对南易羡慕不已。
随着饭店生意越来越差,秦京茹萌生了降低何大清和傻柱工资的念头,但这显然是他们不可能接受的。
.......
这天,在秦京茹饭店的后厨里,何大清正指挥着傻柱做菜:
“柱子,起锅烧油。”
“葱姜蒜搞里头......”
在不忙的时候,做菜通常由傻柱一个人负责,只有客人多的时候,何大清才会搭把手。
由于一只手使不上劲,何大清做菜受到了很大影响。
也正是因为有何大清在旁边指导,失去嗅觉的傻柱才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菜肴。
正当傻柱专注地翻炒着锅里的菜时,突然感到一阵不适。
他放下手中的勺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何大清看出傻柱不太对劲,不禁皱起了眉头:
“柱子,你怎么了?”
“我......肚子疼。”傻柱面容扭曲,痛苦地说道。
顾不上锅里的菜了,何大清立刻搀扶着傻柱往医院赶。
正在柜台算账的秦京茹看见这一幕,不悦地蹙起了眉头。
等她想要发火时,何大清和傻柱已经走出了饭店。
店里还有客人等着上菜,何大清和傻柱却突然离开,这让秦京茹十分不满。
她急忙追了出去。
“傻柱身体不舒服,我送他去医院。”
何大清解释道。看着傻柱确实脸色不好,秦京茹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着何大清和傻柱的离开,没人做菜,店里的两桌客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没了厨师,秦京茹只得暂时关门歇业。
医院里,医生正在给傻柱做详细检查,何大清焦急地等候在门外。
不到半个小时,检查结果就出来了。
“医生,我儿子怎么样了?”
一看到医生走出诊室,何大清连忙上前询问。
“是肾衰竭,最好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能换一个肾,效果会更好。”医生严肃地说。
听到这个诊断结果,何大清整个人都愣住了。
傻柱得了肾衰竭?
医生继续解释着。
目前傻柱的肾衰竭还处于早期阶段,治愈的希望很大。
如果选择换肾,根治的几率会更高。
以国内目前的医疗水平,肾衰竭如果不换肾只能治标,而换肾则有希望治本。
值得庆幸的是,傻柱目前只有一个肾出现了问题。
正常人都有两个肾,傻柱也不例外。
而且人少一个肾也能存活,只是身体负担会加重。
不过,如果仅仅切除傻柱出问题的肾,还是会存在不少隐患。
因此医生建议最好进行换肾手术。
医院里确实有可用的肾源,但价格相当昂贵。
医生把具体情况向何大清说明后便离开了。
病房里,傻柱躺在病床上,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看到何大清脸色凝重,傻柱心里一沉,意识到自己的病可能不轻。
“难道我得了绝症?”
傻柱不由得慌张起来。
如果就这么死了,他实在不甘心。
“爸,医生怎么说的?”
傻柱小心翼翼地问道。
何大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反正傻柱迟早都会知道,不如早点面对现实。
“柱子,医生说......你得了肾衰竭。”何大清叹了口气,沉重地说。
闻言,傻柱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肾衰竭?
他的肾出问题了?
“肾什么竭?是绝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