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和刘伯温甚至暗中松了一口气。
世袭罔替的爵位没了最好。
甚至可以说得再直白一些:世袭罔替的爵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催命符、灭门幡、九族名单划等号。
只是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没有想到,朱皇帝竟然会重新制定宗室的袭爵规则,甚至连亲王世袭罔替、奉国中尉不再降爵的规定都彻底更改。
敲个黑板。
明朝的爵位除宗室之外分为世袭和非世袭,而世袭的爵位又分为世袭和世袭罔替两种。
非世袭的爵位很好理解,仅有封爵者本人有爵位,不会往下传袭。
世袭一般指的是降等袭爵,也就是某人获得国公爵位,儿子袭爵的时候就会变成侯爵,再传就会变成伯爵。
而世袭罔替则是指某个爵位可以一直传袭,不会出现降等袭爵的问题。
世袭罔替的概念出现于大宋,明朝沿袭下来,后来麻子一家正式明确了世袭罔替的概念并且发扬光大,搞出了所谓的铁帽子王。
李善长终于忍耐不住,劝道:“上位,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朱皇帝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咋考虑?”
“咱现在有十三个儿子。”
“等到他们成家立业,哪怕每人只生两个儿子,咱都会有二十六个孙子。”
“加到一块儿,咱就有三十九个子孙。”
“要是这二十六个孙子,每人再给咱生出两个重孙……”
“五十二个重孙,再加二十六个孙子,十三个儿子,这就是九十一个。”
朱皇帝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也就是说,咱需要养活九十一个宗室,可是咱标儿呢?”
“咱标儿大概需要养活两百左右的宗室。”
“等到了咱大孙的时候,宗室的数量可能会突破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