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5章(1 / 2)

许多前排的评委甚至站起身,想要更近距离地观察那个样品。

之前对盛达的掌声是礼貌性的认可,而对瑞明的掌声,则是发自内心的震撼与赞叹!

我看到何雅在评委席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我比了一个大拇指。

吴宏走下讲台,脚步有些虚浮,后背完全湿透,但脸上却洋溢着巨大的喜悦和释放。

我的目光,平静地越过激动的人群,精准地找到了失魂落魄的王浩。

他呆呆地坐在那里,脸色灰败,之前的傲慢和自信被击得粉碎。

他仿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嘴唇哆嗦着,眼神空洞。

孙小曼在一旁手足无措地看着他,又看看我们这边,表情复杂难言。

实力的差距,在这一刻,以最直观、最残酷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任何阴阳怪气,在绝对的实力碾压下,都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我淡淡地收回目光,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只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平静。

而此刻,我们这个小团队,俨然成了会场角落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然而,总有人见不得别人好。

王浩不知何时已经调整好了表情,尽管脸色依旧有些难看,但他还是强行挤出了一丝笑容,端着酒杯,再次朝我们走了过来。

孙小曼跟在他身后,眼神闪烁,不敢与我们对视。

“恭喜啊,晚星,吴总。”

王浩的声音听起来依旧温和,但仔细品味,却能听出那强压下的酸涩。

“真没想到,瑞明还藏着这么一手。这个碳纤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我,最后落在叶晚星身上。

依然带着那种令人作呕的关切道:“不过,展示效果好,不代表最终就能落地。产业化这条路可不好走,成本控制、量产稳定性、供应链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漂亮的方案变成空中楼阁。你们……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别到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这话看似提醒,实则是在给我们泼冷水,暗示我们的方案只是看起来美好,经不起现实考验。

叶晚星眉头一皱,刚要反驳。

我轻轻抬手,上前半步,迎上王浩那虚伪的目光。

“多谢王总提醒。”我语气平淡,“产业化的问题,我们自然有周全的考量。轻翼在小批量试产上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瑞明在制造和质量管理体系上也有深厚基础,两者的结合,正是为了确保技术创新能够顺利走向市场。”

我微微一顿,目光变得锐利了几分,直视着王浩:“倒是王总,盛达的方案看起来四平八稳,成熟可靠。不过,在智科追求下一代平台颠覆性创新的背景下,过于依赖传统路径的优化,会不会……显得有些保守和跟不上节奏了?毕竟,市场和客户,不会永远为没有风险的平庸方案买单。”

我这话没有咄咄逼人,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王浩那层成熟稳重的伪装,直指其方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软肋。

王浩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那强装出来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

他眼神阴冷地看了我一眼,语气也冷了下来:“创新固然重要,但保证主机厂的生产节拍和终端产品的可靠性,才是供应商的第一要务!我们盛达,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交付能力和风险控制!有些花哨的东西,还是等经过市场检验再说吧!”

“是不是花哨,能否经得起检验,”我淡淡一笑,语气依旧从容,“我想,智科的专家们自有判断。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