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1 / 2)

“这个没事,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回收,也亏不了多少。”李师傅说着,便提起两袋包裹,打算去帮我一块处理了。

我点点头说道:“行,那辛苦你跑一趟了。”

“辛苦啥,还得是你帮我出了个主意,要不然这套圈的生意在天桥上真没法做了。”

我笑了笑,李师傅这时又向我问道:“不过小楚兄弟,你打算干啥生意啊?看你背着一个包还拿两把椅子,你别是想做贴膜的生意吧?”

还没等我回答,李师傅便建议道:“小楚兄弟这生意也做不得,现在贴膜不好做了,我以前也做过……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网上买膜自己贴了。”

我揉了揉鼻头,讪笑道:“不是的,李师傅我准备给别人画画。”

“画画?你还会画画?”李师傅特别惊讶似的。

“会一点,也算是个手艺嘛。”

李师傅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手艺好呀!别人都抢不了你这饭碗,我以前也见过这种,挺挣钱的。”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挣钱,就去试一下呗。”

“行,那你快去,我回家准备准备,明天再来跟你一起摆摊。”

……

和李师傅分开后,我背着画板,拎着两把折叠椅,再次走上了那座喧闹又孤寂的天桥。

晚高峰已过,但桥上行人不减,多是步履匆匆的归家人,或是饭后散步消食的附近居民。

桥两侧的摊位已经支棱起来,卖玉米的大妈,贴膜的小哥,还有卖各种小玩意的,各自占据着一小块地盘,互不干扰,又共同构成这幅城市黄昏的浮世绘。

我在靠中间的位置,找了块还算干净的空地,支开画架,摆好椅子。

然后将一张提前写好的硬纸板立在旁边,上面用马克笔写着:“人物速写,30元/张”。

这个价格,在天桥这种地方,不算便宜,但也不算宰客。

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手艺有自信。

起初,无人问津。

匆匆而过的行人最多投来好奇的一瞥,便又埋头赶路。

卖玉米的大妈好奇地打量我几眼,似乎觉得我这营生比她的煮玉米还不靠谱。

我也不急,拿出一张纸,自顾自地练习起来,画桥下川流不息的车灯轨迹,画远处朦胧的城市天际线。

天色渐渐暗透,天桥上的路灯亮起,昏黄的光线洒在画纸上。

直到一阵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掏出手机一看。

正是之前联系我的那位自称是曹润老婆的女人打来的。

莫非她真的找来了?

现在也没生意,我便接通了她的电话。

她开门见山的问道:“我到庆城了,你人在哪?”

“我去你真来了啊?”

“你觉得我在跟你开玩笑吗?”

我呵呵一笑,只好对她说道:“那你来吧,我发个地址给你,到了你往天桥上来,看见一个画画的摊位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