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1 / 1)

乔部长这个人都知道,跟其它省领导走的都不是特别近,想找别人打招呼都不容易。

应付过卢爱花后,杨辰拿起报纸看了两眼,就放到了一眼,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动,只是主体意思不变,个别遣词造句有变动很正常。

然后杨辰问道:“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准备的怎么样了?”

徐锦丽赶紧回答道:“会场已布置完毕,设备也调试过了,确保没有问题,材料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是参会人员的培训还没有完成,有的怎么培训都说不好。”

本来这个座谈会是裴野阔在搞,就是找几个农民工代表在一块坐坐,了解了解情况,询问一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和最迫切的需求,杨辰有空的话参加一下,没空的话就算了。

结果这个会议筹备方案被省电视台的人看到了,认为这个会议紧扣目前的重点工作,国家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后,各地在落实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无非就是开开会布置一下,而定山县这样搞,一方面是认真落实上级精神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关注民生实事的证明。

认为这个会议很有报道的价值,甚至可以用到节目的最后,当压轴戏来收尾。

但是这样一来,这个座谈会就不能按照最初的方案那样简单开开就行,毕竟是上电视的,而且还是上省电视台的,必须严肃慎重认真对待。

会议室要重新布置,因为要上镜的原因,肯定不能简单对待,但是又不能过于隆重。

要确保上镜效果,还要考虑到设备如何摆放,角度、光线、拾音等诸多问题,为此省电视台还特意又拉过来一套设备。

然后又涉及到电力保供,总不能这边开会呢,那边突然停电了。

对周边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怕有什么特别吵闹的声音,比如周边如果有什么红白喜事,燃放烟花爆竹了,巨大的声音也影响效果。

但是最主要的是会议内容,要上节目,肯定不能象杨辰原来设想的那么简单,那样的话既没有节目效果,也没有宣传效应。

所以会议的内容需要大改,定山县要必须拿出比较特别或比较创新的工作内容,这个可难住了所有人。

但问题交到杨辰这里后,杨辰只是略一思索,就给出了思路。

因为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案,就是听听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只是起到了了解情况的作用,但是具体落实就不好说了。

总不能说你这边刚搜集好的问题,直接就在会上当场就解决了吧,那样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显得太假了。

哦,你把农民工喊过来进行座谈,然后人家提出的问题恰好都能够解决,这样剧本痕迹就太明显了。

所以杨辰的思路是,定山县提前拿出来一个《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办法或实施方案,然后以征求意见的形式,把农民工代表请过来,当场询问他们对方案的意见,并且给出解释,如果有好的建议,再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

这样既宣传了定山县在农民工工作上的方法和举措,又显得定山县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并没有自己一拍脑袋就出台政策,而是尽量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