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爷王信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第三件事就是之前说过的,今年下半年开始,全村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到了上学的年纪,全部都给我去读书!一个也不许落下!”
他目光扫过人群里那些半大孩子的脸,语气斩钉截铁:“所有的书本费、学费,族里面,包了!”
这时,村子边缘,一个穿着打补丁衣服、姓李的老者迟疑地站了出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问道:“三太爷……我……我想问一下,那我们其他几个姓的孩子呢?也……也能算在里面吗?”
“你这话问得真有意思!”话音未落,一个壮实的王家后生立刻跳了出来,带着毫不掩饰的排外,“你们其他姓的和我们老王家有啥关系?凭啥沾这光?”
“就是!”旁边立刻有人帮腔,语气刻薄,“当年要不是我们老王家心善收留你们这些外姓人,你们祖辈还不知道在哪片野地里刨食呢!咋滴,这恩情都喂狗了?”
“我就说了,这些外姓人,就是不知恩图报!”指责声瞬间连成一片,王家人看向那些外姓人的目光充满了疏离和不满。
“行了!都给老子闭嘴!安静!”王信猛地一拍桌子,拉下脸来,声如炸雷,“什么外姓人不外姓人的?只要在这王家村的地界上生养的娃,吃王家村的水粮长大,不都是我王家的后代?血脉是远了点,情分就淡了吗?”他凌厉的目光扫过那几个起哄的王家后生,带着慑人的威严。
“我最后说一次,不利于我们王家村团结的话,老子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从你们嘴里听见!下一次谁再敢放这种屁,就给老子卷铺盖滚出王家村!听清楚没有?”他的怒吼镇住了全场,那几个后生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王信转向那李姓老者,语气缓和但依旧坚定:“李老哥,你听着,只要是我们王家村的孩子,不管是姓王、姓李、还是姓张!只要你们肯读书,有那个出息劲儿,就算读到京城里的大学,只要我们王家村有这个能力,勒紧裤腰带也会供下去!”
他再次环视所有村民,尤其是那些眼神怯怯的孩子:“孩子们,你们也给我听好了!你们的爹娘要是敢拦着不让你们去学堂,你们就尽管来找我王信!看老子不拿拐棍敲开他们的榆木脑袋!”这话带着几分狠劲儿,却也透着一股暖意。
所有人听着王信掷地有声的话,王家本姓的虽然脸上还有些不服气,嘟囔着,却也无可奈何。
外姓的则暗暗松了口气,眼神里多了感激。
谁都明白,这绝不仅是王信一个人的意思,必然是祠堂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共同拍板定下的。
以前族里穷得叮当响,大家阳奉阴违也就罢了。
现在?族里握着几千块的“巨款”,腰杆硬得跟铁打的似的,谁敢真去触这个霉头?
王信见无人再公开反对,便宣布了核心议题:“至于村子里这公共的钱财怎么用,我和几位族老商量好了章程。”他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拿出三成来,按人头分红!这是大家伙儿辛苦挣来的,该分到手里高兴高兴!”
“另外三成,存起来,当成咱们村的公共储备资金!天有不测风云,防备个灾年荒月、急病难事,这是咱们的保命钱、压舱石!”
“再拿出两成,专款专用,给孩子们谋未来!读书的学费、买书本、奖励好学生,都从这里出!娃儿们出息了,村子才有大出息!”
“最后这两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几户衣着格外破旧的人家,“是咱们村的‘仁义钱’!补贴给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困难户,还有……祠堂的维护、祖宗祭祀这些家族大事,也走这笔钱!”
“章程就是这么个章程!”王信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大家伙儿听着!谁要是觉得这分法不公道,哪里不满意,现在!就当着全村老少的面,提出来!过了今天,再想翻腾,门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