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下焦点(2 / 2)

一个穿着半汉半夷服饰、像是军师模样的人,仔细看着报纸上关于“优待归顺者”和“清查隐田、兴修水利”的内容,眉头微蹙。

他凑近林士弘,低声道:“大帅,杨勇此举,虽是作秀,然其意在长远。他若能真的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则根基愈发稳固。届时,若其全力南顾,只怕……仅凭地利,难以久持啊。况且,汪华、沈法兴等人例子在前,归顺似乎也……”

林士弘脸上的狂放之色稍敛,他抓起一块烤得半生不熟的兽肉,狠狠咬了一口,咀嚼着,目光闪烁不定。

他何尝不知杨勇势大?

只是要他放弃如今土皇帝般的生活,去洛阳当个束手束脚的什么侯爷,他实在不甘心。

“再看看!再看看!”

他烦躁地挥挥手,不耐烦道:“让兄弟们把守好关卡,多备滚木礌石!他杨勇要是真敢来,先打过再说!”

【长安,秦王府】

春寒料峭,秦王府的书房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依然驱不散李世民眉宇间那化不开的凝重。

他面前的书案上,并排摆放着两份文书。

一份是来自北方边境的最新军报,突厥与梁师都的联军调动愈发频繁,小规模冲突不断,山雨欲来风满楼。

另一份,则是刚刚送抵长安的最新一期《隋报》,头版那幅巨大的亲耕图,以及旁边那篇文辞并茂的报道,显得格外刺眼。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坐在下首,两人的目光也都落在报纸上,面色沉静。

“克明,你怎么看杨勇这番……表演?”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杜如晦沉吟片刻,缓缓道:“殿下,此绝非简单的表演。杨勇深谙民心向背之道。他借此举,至少达成三重目的:其一,昭告天下,其重视农桑,体恤民力之国策,此乃固本培元之基,可收天下农户之心;其二,借‘严查隐田’、‘整顿吏治’,震慑地方豪强,清理积弊,强化中央权威;其三,以此亲民形象,与我大唐……乃至天下其他势力,形成鲜明对比,占据道德与舆论制高点。此乃……阳谋。”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让书房内的气氛更加沉闷。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接口道:“克明所言极是。如今洛阳那边,怕是万民称颂,士气高昂。反观我大唐,北有突厥压境,内部……唉,太子与齐王依旧掣肘,陛下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民间已有流言,说隋帝重民生,而我朝……只顾内斗。”

“可恶!”李世民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乱响。

发泄过后,他冷静了下来,缓缓说道:“难道我大唐就不知道民心重要?就不知道农桑是根本?可如今这局面,强敌环伺,内部倾轧,我纵有千般想法,万般抱负,又如何施展得开?!”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背影显得有几分萧索。

“杨勇……他确实走了一步好棋。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天下归心。”

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钦佩,以及更深的忌惮:“他如今稳坐洛阳,一边整顿内政,积蓄力量,一边等着我们与突厥拼个两败俱伤,再等着南方诸势力在恐惧中分化瓦解……好一个稳坐钓鱼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无论如何,北疆之战已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先渡过眼前这场危机!至于杨勇……待我大唐解决了突厥之患,内部稳定之后,再与他好好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