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农扶着锄头,对儿子感叹:“娃啊,皇上又要打仗了。不过这次是打南边那些不听话的,打完了,天下就真太平了!皇上还亲自下地干活呢(他们理解为亲耕礼),这是心里装着咱们庄稼人啊!跟着这样的皇帝,咱们好好种地,准没错!”
他儿子憨厚地点点头:“爹,俺听您的。等打完仗,俺想去洛阳看看,听说那边工坊招人,工钱高哩!”
江淮某地,原杜伏威旧部伤兵安置处。
一个缺了只胳膊的老兵,看着官府新贴出的、关于陛下纳妃遴选范围的告示,对身旁的同伴啐了一口:“呸!皇帝老儿又要娶婆娘了!不过……比起以前跟着杜大王……呃,杜侯爷的时候,咱们现在至少有条活路,家里娃也能念书了。这仗啊,早点打完也好。”
江南士子聚会
“隋帝杨勇,虽出身……然观其行事,确有过人之处。平定四方,善待归顺,如今又明诏天下,先礼后兵,倒也算得上磊落。”
“只是这纳妃……范围限定世家勋贵,其意不言自明,乃是为了稳固统治,拉拢各方势力啊。”
“无论如何,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只盼王师南下之时,能少些杀戮,使我江南才俊,亦能有机会一展抱负。”
朝堂内外,暗流涌动。
而对于皇帝纳妃的旨意,反应最为直接和热烈的,莫过于洛阳以及各地符合条件的世家大族、勋贵高门。
圣旨下达的当天,礼部门口几乎被各家的管家、幕僚围得水泄不通,打听消息,套取章程,试图在第一时间为自家小姐铺路。
一辆辆装饰华美的马车穿梭于洛阳的街道,前往各府邸拜会、打探、联盟的帖子如同雪片般飞舞。
皇宫深处,皇后云韵的寝宫内。
云韵正端坐着,听着女官汇报宫外关于纳妃一事的种种动向。
她神色平静,手中轻轻捻动着一串佛珠,唯有在听到某些特别显赫的家族名字时,指尖才会微微停顿一下。
“娘娘,听说裴家、韦家、杜家……还有不少从长安迁来的旧族,都心动不已呢。”女官小声说道。
云韵淡淡一笑,语气听不出喜怒:“这是好事。陛下纳妃,充实后宫,延绵子嗣,稳固国本。你们需谨守本分,按照礼部章程办事,不可怠慢了任何一家符合规矩的待选女子。”
“是,娘娘。”女官躬身应道,心中却暗自佩服起皇后的气度与胸襟。
云韵轻声说道:“嗯,记住本宫的话就好,去忙你的吧。”
“遵命,娘娘。”
云韵起身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自己端庄的模样,想起杨勇对她说过的话,脸色有些发红。
她双手合十,低声道:“保佑陛下延绵子嗣,大隋江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