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最后的一根稻草(1 / 2)

刘威感觉到那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刮过脊背,连忙直起身,却不敢直视李靖。

他双手恭敬地呈上杜伏威的亲笔信,艰涩地开口道:“回……回大元帅,我……我家杜总管,一向……一向仰慕朝廷威仪,深知隋帝陛下乃真命天子。此前……此前身处乱局,为保境安民,不得已而……而有些许自主之举。今见陛下扫平群丑,天兵南下,杜总管……杜总管愿向朝廷表达……表达恭顺之心……”

他措辞极其小心,避开了“归顺”、“投降”等字眼,只用恭顺来表达,试图保留一丝颜面和回旋余地。

李靖接过亲兵转呈的信件,并未立刻拆看,只是随手放在案上,目光依旧盯着刘威,语气转冷:“恭顺之心?杜总管若真有恭顺之心,为何不效仿汪华、沈法兴,早日遣使,交出兵权,赴洛阳觐见?反而陈兵历阳,是欲与天兵抗衡吗?”

这话如同重锤,砸在刘威心上。

他脸色一白,急忙辩解:“不不不!大元帅明鉴!杜总管绝无抗衡之意!只是……只是麾下将士众多,籍贯复杂,需……需时间安抚,以免……以免生乱。杜总管之意,是……是希望能与朝廷……与朝廷商定一个……一个稳妥的章程,比如……比如能否允许杜总管继续镇守历阳,为朝廷屏藩江淮,抵御……抵御如李子通等不服王化之辈?杜总管愿向朝廷称臣纳贡,永为藩属……”

他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杜伏威的底线,或者说,幻想。

“噗嗤——”一旁的程咬金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随即觉得不妥,赶紧捂住嘴,但脸上的讥讽之色却毫不掩饰。

尉迟恭更是直接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仿佛懒得再听。

李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的寒意却更深了几分。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刘威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冰珠砸落:“称臣纳贡?永为藩属?刘参军,你是在跟本帅说笑,还是杜伏威仍在梦中未醒?”

他手指猛地指向厅外,语气陡然凌厉:“你看清楚了!如今之天下,乃大隋之天下!陛下志在混一四海,再造太平!岂容国中之国,权中之权?!河北窦建德如何?山东群雄如何?南阳朱粲如何?乃至左才相,负隅顽抗者,如今安在?!汪华、沈法兴,识时务者,现已得朝廷厚待,富贵可期!”

他每问一句,刘威的脸色就白一分,身体就抖一下。

李靖逼近一步,目光如电,直刺刘威内心:“杜伏威若真心归顺,便当立即交出历阳军政大权,自缚前往洛阳,听候陛下发落!这才是唯一的生路,也是唯一的‘章程’!若还想据地自守,讨价还价,便是自取灭亡!本帅大军不日即可南下,届时刀兵无情,玉石俱焚,休怪本帅未曾给过机会!你回去告诉杜伏威,是战是降,让他自己想清楚!本帅的耐心,是有限的!”

这番话,如同最后的通牒,彻底击碎了刘威心中那点可怜的幻想和侥幸。

他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大元帅息怒!息怒!小人……小人一定将元帅之意,原原本本……禀告杜总管!绝……绝不敢有丝毫隐瞒!”

“滚吧!”李靖拂袖转身,不再看他。

刘威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出了帅府,背后的衣衫已被冷汗彻底浸透。

来时心中尚存的一丝讨价还价的念头,此刻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对杜伏威命运的悲观预感。

看着刘威狼狈而去的背影,程咬金啐了一口:“呸!不见棺材不掉泪!”

尉迟恭摩挲着铁鞭:“大帅,看来还得打!”

李靖目光深沉,望向南方历阳的方向,语气森然:“冥顽不灵,便休怪雷霆手段了。传令各部,加快准备!待吴兴、皖南、海陵初步稳定,便是兵发历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