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卖香水、香粉、精美首饰的摊子店铺则挤满了女眷。
精美的粉盒以及小巧精致的琉璃瓶里,装着或馥郁或清雅的粉饼和香水。
“这是茉莉香,这是桂花油,这是新款薄荷檀香粉,可提神醒脑,夫人您闻闻,都是真花提炼的,留香持久,比熏衣可方便多了!”小贩舌灿莲花。
一位戴着帷帽的年轻夫人轻轻嗅了嗅,眼中露出喜爱之色,旁边的丫鬟小声问:“小姐,老爷能同意吗?这小小一瓶都快抵我半年月钱了……”
“怕什么,年关了,他还能短了我的用度不成?”夫人低声回道,终究还是买了一小瓶桂花味的,小心翼翼地揣入袖中。
“这位娘子,这凤钗可是仿照宫里头皇后娘娘的样式打的,您瞧瞧这模样,多精致啊!”首饰店的老板极力地推销着自己的首饰。
“可这确实有些贵,老板,能便宜些?”一个身穿棉服的娘子,双眼满是喜欢的看着发钗,细声问道。
“得嘞,您要是真喜欢,我给您打个折,这个数,你瞧怎么样?”老板面露喜色,手上笔划了“八”字。
“那……那我买下了。”娘子欢喜的从荷包里掏出碎银买下了凤钗。
卖肥皂的摊子前则热闹得多。
掌柜的当场演示,用那乳白色、印着简单花纹的皂块,轻轻一搓,就冒出丰富细腻的泡沫,油污瞬间洗净。
“都来看看喽!去污强,不伤手,还有淡淡花香!洗衣沐浴皆可用!买五块送一块喽!”伙计卖力地吆喝。
围观的妇人们议论纷纷:“这东西真比皂角和胰子好用?”
“我娘家嫂子买过,说洗得特别干净,还省力!”
“价钱倒也还行,买几块回去试试,过年正好拆洗被褥窗帘。”
而最受寻常百姓欢迎的,恐怕还是那能烧石炭的蜂窝煤炉。
几个工匠模样的汉子正围着一个炉子打量。
“这玩意……真能不中炭毒?屋里能暖和?”一个老汉疑惑地问。
卖炉子的伙计赶紧解释:“老人家您放心!瞧见这烟囱没?直接通到屋外,毒气都排出去了!这蜂窝煤也是特制的,耐烧,火头稳,做饭取暖两不误!比烧柴禾省事多了,算下来还省钱呢!”
一个主妇模样的妇人显然心动了,小声和丈夫商量:“当家的,要不咱也盘一个?娘年纪大了,怕冷,今年冬天尤其难熬……”
丈夫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炉子的结构,又摸了摸那黑乎乎的蜂窝煤,最终点点头:“成!掌柜的,这炉子加二十块煤,一共多少钱?能给送到南城柳条巷不?”
【洛阳皇宫,朱雀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