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的描述,如同在众人面前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房玄龄抚须的手停在了半空,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思索。
他精通政务,对军事也颇有了解,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武器的改良,而是战争方式的颠覆!
魏征更是瞪大了眼睛,他向来重视实务,此刻脑海中已经在飞速计算着这种新武器对国力、对战略、对民生的巨大影响。
王珪则喃喃道:“后装……雷汞……膛线……这,这些真是闻所未闻!”他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宇文恺虽然早已参与其中,但每次见到皇帝拿出更精妙的设计,依旧感到叹服。
杨勇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放下枪械,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声音沉静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诸位爱卿,今日之所见,并非仅仅是几件新式武器。它预示着一个道理:固步自封,只能被动挨打;唯有不断创新,不断以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方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如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可阻挡!”
他踱步而行,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我大隋的未来,不在于拥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而在于能否引领这创造与革新的潮流!在于能否将匠作监这样的地方,变成源源不断诞生新思想、新器物、新力量的源泉!农业需要新农具、新粮种;工商需要新机械、新技艺;军事需要新武器、新战法;乃至朝廷治理,也需要新的思路和手段!”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朕希望诸位爱卿,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跟上朕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若依旧只盯着田亩赋税、只想着权谋制衡、只守着祖制旧法,不思进取,不谋革新……那么,终有一日,会被这奔腾向前的时代巨轮,无情地抛下、碾碎、淘汰!”
“淘汰”二字,杨勇说得并不重,却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瞬间刺入了所有大臣的内心深处!
房玄龄深深吸了一口气,率先躬身,语气无比凝重:“陛下圣虑深远,震耳发聩!臣等……定当竭尽全力,顺应时势,追随陛下,助我大隋开创万世未有之新局!”
魏征、王珪等人也纷纷从巨大的震撼和思索中回过神来,齐齐躬身:“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殚精竭虑,顺应时势!”
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丝凝重和压力。
皇帝描绘的蓝图固然宏伟,提出的道理固然深刻,但这意味着他们过去所熟悉、所擅长的许多东西将要被打破和重塑。
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杨勇看着眼前这些帝国支柱们复杂的神情,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和压力。
他需要的,正是这种压力下的奋进。
“很好。”杨勇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新枪的试制已近尾声,不日便可进行实弹测试。待其成熟,便可逐步量产,替换旧械。届时,我大隋军力将再上层楼!宇文爱卿,后续量产之事,你要全力跟进。”
“臣遵旨!”宇文恺连忙应道。
视察结束,众臣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思告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