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酒香肉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醺然欲醉。
文武百官、有功将领依序而坐,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得意的笑容,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李渊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赭黄龙袍,头戴冕旒,因喜悦和多饮了几杯而满面红光,笑得合不拢嘴。击败五十万联军,吞并陇西、凉州,这份功业让他志得意满,仿佛看到了四海臣服、天下一统的曙光。
“诸位爱卿!满饮此杯!”李渊举起金杯,声音洪亮,“此战大捷,全赖将士用命,上天庇佑!亦赖诸位卿家同心辅佐!朕,心甚慰!干!”
“臣等恭贺陛下!陛下神武,天命所归!大唐万胜!干!”殿下群臣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太子李建成坐在左下首最尊贵的位置,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只是那笑容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
他作为太子留守长安,处理政务,稳定后方,亦有功劳,但比起他那在战场上光芒万丈的二弟,显得黯淡了不少。
他举杯向李渊敬酒,言辞得体,将功劳归于父皇的英明神武。
齐王李元吉坐在对面,年纪尚轻,此战未直接参与,只顾吃喝看舞,偶尔附和大笑。
而坐在武将班列最前方,备受瞩目的,正是此战最大的功臣——秦王李世民!
他并未穿华丽朝服,依旧是一身风尘仆仆的明光铠,脸上带着疲惫,却掩不住眼中锐利的光彩。
他只是安静坐着,小口喝酒,与这喧闹的庆典有些格格不入。
不断有人来敬酒恭维,他也只是礼貌回应,并无太多得色。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高涨。
宰相裴寂颤巍巍起身,老脸笑得如同菊花,高声颂扬:“陛下!自晋阳起兵,克霍邑、渡黄河、取长安,如今又大破西秦、大凉五十万虎狼之师!此非天命眷顾陛下而何?老臣断言,陛下必当克承天命,扫平寰宇,再造盛世!”
封德彝立刻接口,文辞更华丽:“裴相所言极是!陛下乃真龙降世,百灵庇佑!薛举、李轨之流,螳臂当车,岂知天威浩荡?如今关中已固,陇右臣服,下一步,陛下旌旗所指,必是中原、河北!王世充、窦建德乃至那杨勇,不过是土鸡瓦狗,待天兵一到,定然灰飞烟灭!”
刘文静亦是满面红光:“陛下,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兵力雄壮,正当一鼓作气,东出潼关,先取洛阳,则天下定矣!”
李神通等宗室将领也纷纷附和,意气风发。
这一番番歌功颂德,听得李渊心花怒放,捋须大笑:“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哈哈哈!”
就在这一片狂热气氛中,一个冷静甚至有些刺耳的声音响起:
“父皇,诸位大人,儿臣以为,此刻谈论东出,恐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