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有证据,也有英国客户的信息。
只需要写几封邮件,再寄几个快递,英国客户就十有八九会和那家工厂解除合作。
当然,光解除合作可不行。
杨帆得想办法,把这个合作给顶上。
这里面有一个硬性前提。
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条件,要达到人家的标准。
俗称验厂。
验厂通不过,订单就不可能落到他们的头上。
做过外贸的人都知道,发达国家的外商,对国内厂家的资质审核是很严格的。
这个资质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包括工厂环境和员工待遇。
比如设备是不是太过老旧,车间是不是不够整洁,员工的工资有没有准时发放……这些都在审核的范围之内。
只要有一条通不过,那人家就不会跟你合作。
杨帆点了点头,说道:“老叶,你也开了七八年的工厂,英国人的外贸订单意味着什么,不用我说,你心里也明白。”
“只要咱们把它挖过来,要不了两年,这次的投资就能回本。而且接到了外贸订单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传出去以后,其它的客户,都会更愿意把单子给咱们做。”
叶心涛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老弟,我承认你的话很有道理。可是我担心,假如咱们无尘车间建了,设备买了,到时候要是挖不来那个单子该怎么办?”
“这可是几百万的投入,要是就白白空在那里,也太浪费了。”
杨帆回道:“即使挖不过来,也不至于浪费。无尘车间建好以后,咱们自己的产品可以全部放到里面去做。”
叶心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老弟,我听你的,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
说实话,他觉得杨帆这样做,有一点冒险。
不对,应该说相当冒险。
用几百万真金白银,去搏一个不知道能不能挖过来的外贸订单……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如果是别人这样说,叶心涛不会听。
不仅不会听,说不定还会骂对方两句。
可是杨帆不一样。
叶心涛心里有数,自己能有今天,就是沾了杨帆的光。
一年多以前,他经营失败、濒临破产,想死的心都有。
可杨帆出现以后,随手推出一款无线蓝牙耳机,就把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跟着杨帆连续投资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投赢了。
这才有了他后来的逆袭。
叶心涛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他知道,既然自己没有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那就干脆老老实实听杨帆的话。
反正两人现在已经交叉持股,绑定在了一起。
杨帆不可能害他。
“老叶,你想好了?”
杨帆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叶心涛拍着胸脯回道:“想好了!我老叶能有今天,都是沾了老弟你的光。我相信跟着你干,肯定能有肉吃!”
杨帆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那就这样定了,明天咱们去银行办贷款。然后建无尘车间,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