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台里的南朝鲜同事也听过这几句话韩语,他说很标准,估计在汉城生活过。那有没有可能,吴的资料是伪造的,其实他是南朝鲜人?”
嘉宾:“……”
前警官:“这就是海关那边的事情了。”
主持人:“或者cIA得介入?”
前警官:“这是在国内,也许得找FbI?”不就是毫无根据的乱说话嘛,我也会。
主持人:“那看看节目播出后这两个机关会不会来找我了,让我们继续。”
视频继续播放,来到约翰站起身的瞬间暂停。
主持人:“接下来就是制服丙的过程了。那在此之前,大家有没有看到民众关注的约翰警探说服吴的过程?先解释一下,两段视频都因为太远没有录下清晰的对话,所以这一段是没有声音证据的。警官先来。”
前警官:“从视频上来看,约翰和吴确实没有提前做过沟通的证据。但是最后约翰的意思,是他先上,吴粦支援的意思,这确实也有提前做战术安排的意思。再说,就算两人没有提前沟通,就凭约翰主动提出先去吸引对方注意力的行为,就证明他是一名勇敢的、嫉恶如仇的、正直的警察。”
导演:“如果从表情上判断,吴并没有看懂约翰手势的意思。”
主持人:“华学家,你有什么推断吗?”
华学家:“这个片段,我只能说吴粦是个勇敢的人,因为他主动做出了出击的准备。”
主持人:“那对那位女性的评价呢?”
华学家:“嗯,这个,需要结合起来说。约翰的女伴,也是黄种人,很明显因为恐惧已经接近情绪崩溃,全程都在哭泣,这也是引起丙注意的原因。她在恐惧之下,本能的要找依靠,所以一直拉着约翰的手,这就影响了约翰的出击。而吴粦的女伴呢,虽然从动作上也看出很恐惧,可是并没有失态,知道环境不允许,所以没有啼哭也没有做出任何妨碍吴粦的举动,可见这是一位坚强的女性,非常值得称赞。”
主持人深深地看了华学家一眼,心想:你是不是忘记之前说好什么了?
主持人说:“那吴在这种危险的条件下还让自己的女伴去拿啤酒瓶,是不是证明他其实想让女伴去吸引丙的注意力给自己创造条件?又或者说,他是胆小不敢过去?”
华学家:“恰恰相反,吴粦这是对同伴的信任,因为他要监视丙,所以拿啤酒瓶的事情只能让女伴去做,而且他也相信女伴能做好这件事。事实证明,她的女伴确实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没有惊动丙。你看约翰那边,他的女伴可以为他提供帮助吗?”
前警官:“这里我得说明一下,吴的选择是正确的。你们看屏幕,吴要去拿啤酒瓶的话,就必须得绕过自己的女伴,增加了很多距离,暴露的风险也会提高很多。而且,他还得监视丙,万一对方提前到达,他才能够和约翰配合出击。”拜托,谁都能看出这个形势下肯定让那个女的去拿最合适了。你敢提出这种白痴问题,我还真的不敢沉默不回答,要不让人误会我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我以后还怎么在咨询界里面混?
主持人再次深深看了前警官和华学家一眼:这两人什么情况?不是上节目之前就谈好了吗?反水了?
主持人:“我看这位吴的女伴,匍匐的姿势非常的标准,动作也非常的轻盈,警官,你看她会不会其实是华夏的军人?或者说特工?又或者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最后就是暗示警官把刘靓套上匪徒的嫌疑。
前警官:“从姿势看,不算很标准,匍匐的时候也没有突出的手臂肌肉线条,应该是受过训练但是没有经常练习的那种。”好吧,这点可以配合。
主持人:“谢谢警官。那看来洛杉矶警察局之前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女伴有接受过军事训练,所以吴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才对嘛,保持下去。主持人对着前警官给出一个赞赏的笑容。
华学家:“不是很大,是必然。”华学家突然插话,让主持人小小的惊喜了一下:这是终于醒悟了?
主持人:“哦?哪里看出来的?”
华学家:“你们可能不知道,华夏人一辈子会受到三次或者四次军事训练。”
主持人:“哇!这么多?”
导演:“怪不得华夏军队那么强。”
前警官:“……”我知道是什么,但是我不说。
华学家:“是的,每次大概两个星期到一个月不等,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
主持人:“年龄这么小就要参军四次?华夏这是什么征兵制度?”前警官低下头,假装在看资料。
华学家:“不是参军,只是请了军人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主持人:“就这样?那会上什么课?”
华学家:“绝大部分都是站姿、队列这些,包括匍匐前进和障碍赛。”
主持人:“会学怎么开枪射击吗?”
华学家:“有,很少,可能占比不到1%。但是也只是摸摸空枪为主,很少进行实弹练习。”
导演:“所以,华夏人基本都会简单的军事动作?”
华学家:“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那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视频继续播放,在制服丙并把他拖回躲藏的位置后暂停。
主持人:“这里大家怎么评价约翰和吴的表现。”
前警官:“我先说吧。约翰身先士卒,主动出击,吸引匪徒注意力,这是勇敢的体现,也证明了我国警察的素质非常的高,就是可惜被自己的女伴拉了一下,没能一击致命。而吴的表现,可以说是毒瘤!这种人在警队、在军队就是毒瘤一般的存在,面对匪徒犹豫不决,拖拖拉拉,还分心四处张望,差点导致丙用备用枪攻击约翰。要不是运气好,也许这五个人就得丧生在丙的手里,而根本原因就是吴的素质太差!”
主持人:“嗯,确实,警官这么分析确实很有道理。那吴的力度怎么那么大呢?他是不是有接受过相关训练?”
前警官:“不好说。他的动作中有看到似是而非的搏击影子,最后那两脚倒是挺狠的,直接对着脑袋去的,这是致命动作。”废话,那个情况下,肯定越致命越好,不能给敌人反击的机会,如果是我,更致命的动作都有,可我就是不说后半截。
主持人:“所以从动作分析,吴是个残忍的人?”
前警官:“也许。”
主持人:“那其他人有什么分析呢?”
导演:“从监控视频来看,吴在第一次攻击之后,脸上的表情是慌张的,可能因为心理素质太差,导致对别人造成伤害后不知所措,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得怎么办,这才给了丙掏枪的机会。我不懂搏击,但是吴粦后面那两脚,倒像是足球动作。”
华学家:“你这么一说,还真像,难道他之前踢足球的?所以腿力很大?”
主持人又看了华学家一眼:你又把我的引导方向带歪了。
主持人:“那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
华学家:“导演,吴粦的表现,会不会证明其实他之前真的没经历过这种危及生命的恐怖事件,所以他才会不知所措?”
导演:“有这个可能。”
华学家:“所以吴粦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他在因为要保护自己生命安全而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之后,感到惊慌、迷茫。”
主持人:“那吴为什么会惊慌和迷茫呢?是不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或者他本意不想伤害自己的同伙?所以弄假成真误伤同伙后才感到惊慌?”
华学家:“也可以解释为,吴粦本性善良,他伤害丙的行为只是为了自保,而在丙暂时看起来失去危险性后,他在害怕会不会因为伤害他人而受到法律的惩罚。大家知道,华夏内部的警察权力很大,管辖范围也很广,法律对暴力犯罪的惩罚更是非常的严厉,所以很多华夏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做过伤害过别人的事情。”
导演:“咦?你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
主持人:“让我们继续看下去。”这华学家有问题,怎么站在华夏人的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