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儿的话我早就和老爷说好了,等他十八岁后再说。
黄氏首先答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认识什么好人家。
二爷昨日说了,全权劳烦嫂子操劳,帮着选个好姑娘就是了。”
贾代亮如今已经半卧在床,这也是史兰馨不愿分家的原因。
当初陈夫人死前,贾代亮就萎靡得不像话。
为了活着,天天请和尚道士做法,弄得乌烟瘴气。
在国公府里还有他哥帮忙看着,别被人把家都骗走了。
而黄氏就整日吃斋念佛,二十几岁的大好年华,就和五六十的老婆婆似的。
史兰馨听黄氏如此说,也只能点点头。又看向林氏。
林氏倒是有几个人选。
第一位,家世最好的治国公府,只是也是庶出三房的嫡次子。
可孩子看过去还是文质彬彬,也要考科举,前途虽不确定但是自己愿意努力就很不错了。就是婆母不好。
嫡长子的媳妇就被婆婆摧残的不像话。
史兰馨否定了,两国公府从来没有磋磨儿媳的风气,女子在内宅中就和婆婆处的时间长。
这家婆品就不好了,坚决不行。
第二位,是文官人家。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洪家。
史兰馨用尽洪荒之力也没想到洪家和贾家有什么关系,她都不认识。
“洪家因何登门求娶?”
林氏答道:
“嫂子,早在两年前,你带着我们和女孩子们一起参加东平王府的宴会,就见过。
今年端阳,我和四弟妹一起去城外的寺庙烧香。
枚姐儿也跟着一起了。
洪夫人正好在隔壁休息。对面碰到了,相互说了几句话。
她问道枚姐儿的年纪,言谈中就要做儿女亲家的意思。
可后来就没了消息,我也不放在心上。可前几日洪家突然来提亲了,我也很是奇怪。”
史兰馨点头,“无事,我去查一查。你和洪夫人交谈过,等我查完,你在过来合计合计。”
又说到第三位。是贾代儒的学生。
贾代儒那年吊车尾考中举人后,看着解元的文章,彻底击垮了贾代儒的心理防线。
他就是把命豁出去就写不了这样的锦绣文章。很是颓废了一段时间。
恰逢国丧家丧几重在身,史兰馨给他想了个办法。去书院教书。
一边可以桃李满天下,也算是个成就。
一边可以继续读书,在书院那种读书氛围超好的地方,说不定贾代儒可以再进步呢?
求娶枚姐儿的就是贾代儒的学生,於惠。
一位贫寒出身的学子,家中彩礼都凑不出十两银子。
老父亲在务农,老母卧病在床。还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
史兰馨抽了抽嘴角。
“我们贾家不至于让大姐儿如此下嫁吧。
是三弟很满意他的学生,还是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林氏也不满意这於惠,实在太穷了。
那天上门的媒婆就是乡下来了,言语粗鄙,林氏差点都忍不住要下逐客令了。
可他是三爷的学生,三爷觉得他的学生好的不得了,都要同意了,林氏硬是顶着,说要让公主想看一下才行。
林氏差点都要哭了。
“嫂子,你说说,这是什么好人家吗?
我们大姐儿虽说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命,可是跟着嫂子出入的都是侯门公府,皇宫都去过了。
他们家一个泥腿子出生,怎么般配大姐儿。
大姐儿头上一个金钗就值二十两了,把他们家卖了都凑不出二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