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看着史兰馨,笑道:
“论美貌,的确比你胜一筹。”
史兰馨想给了司徒博翻一个大大的白眼,嘴上却说:
“十五岁,多美好的年纪。我都生了4个孩子,已经快老了。”
司徒博好像分不清史兰馨到底是生气了还是吃醋了,直接不回答。
又转了回去说道:
“因此,我那五弟最近连上这条线,越发和文官们牵扯更深了。”
太子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标杆。
嫡子、加上实际的长子,一般勋爵人家都是战队太子,除了个别比如西宁王府那种明确和贾家闹翻了的。
而清流这边因着圣人言,基本也是站太子。
不过没有明确地表示罢了。
但还是有不少人想要个从龙之功。
太子身边的大臣太多了,不在朝中有重要位子的大臣根本排不上号。
因此还是有些大臣已经和五皇子联系了。
史兰馨还是不在意,笑道:
“三大学士,下设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大学士为一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为副一品、六部尚书为二品。六部各有两位侍郎是副二品。
这几位大臣就是朝廷主心骨。
太子哥哥,董学士想推他的学生户部尚书接替自己的位子,但是这两年新上来的吏部尚书也有意向。
虽然他的资历浅,但是这是想陛下展现能力的好时机(简称:刷刷存在感)。
表面上就是户部和吏部之争,但实际上已经是大乱斗了。
工部尚书也年事已高,对大学士之位已无力争取,但是他的女婿可是吏部右侍郎。
要是尚书之位空缺,他女婿可是有力的争夺者。
那工部尚书会不会和吏部尚书私下达成某种交易呢?
毕竟吏部左侍郎已经在五皇子勾勾搭搭的。
左侍郎的做官的能力不错,但官声不好,朝中也没有重臣相帮。
朝中二品犹如天鉴,有的人坐了一辈子的官,勤勤恳恳,为百姓谋福利。
但没有陛下或是京中重臣的提拔,能坐到三品已经是邀天之幸。
即便是搭上了五皇子,除非五皇子做了皇帝,不然尚书之位他上不去。
如此右侍郎可谓是板上钉钉,且右侍郎还是状元!
左侍郎只是同进士罢了。
论起文官之间的首重科举。
右侍郎说:我是某科一甲第一名,左侍郎只能说:我是某科三甲一百多名。
分分钟就被碾成渣了。”
史兰馨说得有些口渴,又喝了几口茶。才说道:
“而兵部礼部两位尚书是谢学士一派。
谢学士对陛下忠心,他这一派基本是站太子哥哥。
但是也是太子哥哥的气度学识能够让谢学士一派心服口服。
不然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他们这一派可能是反对得最猛烈的。
户部尚书目前没有偏向,毕竟掌握着国库和大周的经济命脉。
有偏向,陛下就会让他...告老吧。
最后的刑部尚书是李大学士的徒孙。
但上位不久,是最年轻的尚书,他不着急。
李学士这一派就是隔岸观火。
看看双方斗得怎么样,要是两败俱伤,说不定其他位子可以捡些便宜。
李学士一向都是捡便宜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