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 > 第268章 “江城效应”与社会新风

第268章 “江城效应”与社会新风(2 / 2)

一家知名的社会调研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发布了一份名为《“江城效应”:当代青年工作观与生活观变迁观察》的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江城效应”的核心,并非鼓吹不工作或纯粹的懒惰,而是倡导一种“清醒的奋斗”——反对的是无效、无序、透支健康与生活品质的内卷,追求的是在明确目标指引下的高效、智慧、可持续的努力。它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对工作意义、个人价值与生活幸福感的深度思考和重新定义。

报告还分析,江城本人的经历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说服力:他通过“摆烂”出道,却凭借真实力成为顶流和影帝;他怕麻烦,却总能找到最省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他追求个人舒适,却意外地推动了行业某些不良风气的改善,甚至影响了更广泛的社会观念。这种“矛盾统一”的特质,使得他的理念更容易被接受和效仿。

这份报告一经发布,再次将“江城效应”推向了公众讨论的中心。官方媒体也转载了相关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肯定了这种追求“高质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积极社会心态。

一时间,“江城”这个名字,仿佛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种更聪明、更从容、也更忠于自我的人生可能性。

而处于风暴眼的江城,对于自己莫名其妙成了某种“社会现象”的代表人物,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淡定。

他窝在别墅的沙发里,看着电视里关于“江城效应”的专题报道,主持人慷慨激昂地分析着他的“人生哲学”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打了个哈欠,对旁边的杨锦鲤说:

“他们说得太复杂了。我就是嫌麻烦,不想活得那么累而已。”

杨锦鲤笑着递给他一个削好的苹果:“但你确实让很多人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不那么累地活得更好啊。这挺好的。”

江城啃着苹果,含糊地应了一声:“嗯,那倒是。如果大家都别那么卷,世界确实能清静点。”

系统依旧沉默着,仿佛完成了所有使命后,功成身退的守护灵。

江城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想:今天天气不错,适合把那个懒人支架拿到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研究一下那本新到的关于古代香料的书。

至于“江城效应”能持续多久,会走向何方,他并不关心。

他只是在过自己的日子,无意间,成了照亮别人寻找自身道路的一盏灯。而这盏灯能亮多久,取决于每个看到光的人,自己愿意走出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