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但人气极高的角落,还原了部分蘑菇屋的场景,陈列着江城在节目中使用过或与他相关的非遗物品:那架在“华彩颂”上演奏《黄河》的古筝(仿制品)、他捣鼓过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民族乐器、甚至还有他在《向往》里穿过的同款改良中式长衫。这里成了粉丝们必来的打卡点。
整个展馆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与以往非遗展览中老年人居多的情况不同,这次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年轻的的面孔。他们穿着时尚,举着手机,兴奋地穿梭于各个展区之间,体验、品尝、拍照、分享。笑声、惊叹声、讨论声不绝于耳,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江城和杨锦鲤也低调地出现在了展会现场。江城依旧是休闲打扮,戴着帽子,尽量降低存在感。他没有去中心舞台,而是在林婉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各个展区随意走动,偶尔会停下来,跟熟悉的传承人聊几句,或者尝一口刚出锅的点心,给出“火候还行”的评价。
杨锦鲤则像一只快乐的蝴蝶,兴奋地拉着江城东看西看。她在糖画摊位前驻足,让老师傅给她画了一个小锦鲤的造型,然后举到江城面前,眼睛亮晶晶地问:“江城哥,好看吗?”
江城瞥了一眼,淡淡点头:“嗯,能吃。”
杨锦鲤也不介意,美滋滋地舔了一口。
她在dIY工坊,非要拉着江城一起,在一个纯白的帆布包上画东西。江城嫌麻烦,只随手画了几根歪歪扭扭的线条,说是“竹子”。杨锦鲤却如获至宝,在旁边认真地画了一只胖乎乎的熊猫,依偎在“竹子”旁边,画面幼稚却充满童趣。这个由两人“合作”完成的帆布包,后来被杨锦鲤珍藏了起来。
他们的出现,自然引发了小范围的骚动,但粉丝们都很有秩序,只是远远地拍照,没有上前打扰。两人之间那种自然亲昵的互动,更是让现场的cp粉内心狂呼“好甜”。
展会的成功,超出了非遗协会和江城工作室的预期。原定三天的展期,因为人气太旺,不得不应观众要求延长了两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盛赞这种“让非遗活起来、好玩起来”的推广模式,真正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
官方媒体的文化账号也再次发文点赞,称“‘有趣的非遗’成果展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新范式。”
站在熙熙攘攘的展馆中,看着眼前这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江城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却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
将麻烦的“被动营业”,变成一场好玩的、能让这么多人感到快乐的游园会。
这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省心,且有意义那么一点点。
系统提示的“实现真正的价值”,在这一刻,仿佛有了更具体、更温暖的画面。